2022年3月13日晚,舉世矚目的北京2022冬殘奧會正式落下帷幕。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這樣評價:“中國實現了超過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這是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是本屆冬奧會為中國人民和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重大貢獻,也將從此開啟全球冰雪運動的新時代。”
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完美謝幕,與專業的氣象保障服務密不可分。冬奧會的氣象服務保障和以往重大活動、賽事的氣象服務保障都不同,尤其是有關雪上賽事的競賽安全問題、成績判定是否公平乃至是否允許比賽進行,這些都與氣象因素息息相關。此次比賽項目中有七成在雪上進行,而“十里不同天”的山地環境決定了比賽必須要有非常精細的三維風場實況信息。以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為例,運動員滑行區出發點和起跳點相距不足百米,但風力風向的數值差異,直接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受北京冬奧氣象中心委托,國際領軍的氣象激光雷達廠家青島華航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起為本屆冬奧會及冬殘奧會提供三維風場實時探測服務的重任。冬奧會期間,青島華航所有在場服務的激光雷達實現了全天候24小時無故障、不間斷工作,數據獲取率高達100%,順利完成任務并履行了對北京冬奧氣象中心的承諾。在青島運動員在比賽場上不斷突破自我,創造佳績的同時,青島的科技力量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眾所周知,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的高山滑雪項目,正是歷屆冬奧會上受氣象因素影響最大的項目之一。平昌冬奧會期間,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決賽曾因寒潮、大風而足足推遲了4天。因此,實時、精準掌握賽道及附近區域低空風場情況,對提前預判及有效規避賽時天氣產生的風險有著顯著意義。自2018年起,青島華航分別向承辦本屆冬奧所有雪上項目的延慶和張家口賽區進駐了十余套測風激光雷達,為確保雪上競賽安全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10月,他們受環保部門委托,又交付了4套車載型測風激光雷達系統,分別對北京市、張家口市及周邊地區開展污染物傳輸通道走航和城市周邊重點污染源監控,為賽會期間實時研判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及時阻斷污染來源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盛會雖已落幕,以青島華航為代表的青島科技力量仍將繼續在國家需要的地方出現,并做出更大貢獻。(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臧婷)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