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6日訊 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全球最大港口集群的山東港口出臺多項服務舉措,為廣大企業客戶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務,努力克服疫情沖擊,攜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1—2月份,山東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58億噸,同比增長6.4%;累計完成集裝箱54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3月份繼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用服務“六穩”“六保”的有力行動彰顯使命與擔當。
作業效率再創紀錄
52.7自然箱/小時!3月12日,在“日郵維納斯”輪作業中,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第8次刷新世界紀錄。“我有幸參加了‘日郵維納斯’輪作業,這個新紀錄來之不易,因為我們在現場爭取的每一分鐘,對于工廠來說都至關重要!”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中控副主管孔繁資告訴記者。
面對疫情不利影響,山東港口青島港堅持用金牌效率擦亮品牌,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在今年世界十大船公司中的中遠海運、海洋網聯以及長榮海運發布的泊位效率排名及全航線掛靠港泊位效率排名中,青島港連續蟬聯榜首,港口競爭力再次凸顯。

在與集裝箱碼頭作業息息相關的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海鐵聯運中心,隨著最后一列滿載著50個集裝箱的班列裝車啟運發往上合示范區,海鐵聯運中心當天晝夜操作量定格在1236車,同樣打破了歷史紀錄。這讓臨清內陸港黃島片區負責人王明杰非常激動:“有了山東港口的幫助,我們的貨物能安全準時到達工廠,關鍵時刻幫我們穩定了貨源。尤其是物流集團和青島港近期合作推進場站項目,使外場站箱卸火車可以直接集港,無需返回,有效地降低了我們的運輸成本,提高了效率。”
當前,山東港口物流集團啟動了“抗疫保供攻堅戰”,一方面與廣大客戶暢通溝通渠道、及時了解需求,另一方面優化現場生產組織,做好流程銜接,全面提高現場生產效率。
“保姆式”服務凸顯實力
隨著疫情及航運市場的變化,船公司個性化需求及臨時性的調整時有發生。山東港口開展客戶定制化服務,全力滿足個性化需求,為客戶紓難解困。
3月12日,“香港橋”輪即將在青島港QQCT靠泊作業,船公司臨時更改港序,將中轉的743個集裝箱臨時加卸青島。面對一無艙單信息、二無轉運信息的困境,青島港QQCT計劃員張菁緊急與船公司、船舶代理溝通,認真分析船圖信息,緊急采用卸船時按目的港堆場的方式,有效減少了后續裝船時的大量翻倒,提效降本,以極強的應急服務能力贏得了客戶贊許。“作為計劃員,我們要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全力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張菁說。
一件件實事,一項項舉措,讓鏈條上的每個環節環環緊扣,也為更多實體企業帶來了守望相助的溫暖和戰勝疫情的力量。
全鏈保障升級服務體驗
如果說山東港口的碼頭服務是港口物流鏈的核心環節,那么來自山東港口金融、貿易等領域的服務就實現了延伸服務、增值服務,全面升級了客戶的體驗度。

近日,山東港口金控集團一筆3900萬元的融資業務順利落地。這是金控集團與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的一次基于區塊鏈數字倉單質押融資模式的嘗試,為京博石化下屬子公司成功辦理了1.7萬噸的原油數字倉單融資業務。
合作中,山東港口金控集團旗下的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化能源、京博石化深入探討深耕能化產業鏈條,將數字化風控理念嵌入業務流程,充分利用銀行表外授信為客戶節省財務成本,實現了供應鏈業務數字化轉型新突破。“這次模式創新,盤活了我們的廠區庫存,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廠區存貨融資難的痛點,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京博石化負責人李勁松說。
“未來,我們將在提供傳統供應鏈供銷服務的基礎上,充分依托山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現貨交易平臺及山東港信期貨有限公司的期貨投研能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綜合性金融服務。”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林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