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6日訊 近期許多市民會接到這樣的電話:“您好,我是某某公安局疫情防控隨訪人員,現在向您核實一些情況……”如果您接到這樣的電話,請耐心接聽,因為,這不是詐騙電話,是疫情防控隨訪電話。
目前,公安部門正組織全體民警、輔警爭分奪秒地展開疫情防控電話隨訪工作,座機電話已不夠用,民警輔警都用上了自己的手機,隨訪電話可能打擾您的工作、休息,甚至深夜把您吵醒,請一定要耐心接聽,務必真實、準確地回答相關問題,您的信息公安部門將嚴格保密。
1、電話“隨訪”的內容都有啥?
隨訪民警輔警首先核實被隨訪人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證號、目前所在地、戶籍地等),然后繼續詢問被隨訪人近些天的行動軌跡和具體時間、是否去了中高風險地區、同行人、同住人等。
2、為什么會接到2-3次隨訪電話?
很多時候隨訪工作不是一次能夠完成的。隨訪人員每天都會接收來自上級各部門推送的信息,數據可能會存在重復推送,有一人多號的情況等,可能會接到多次電話聯系,請您耐心配合。
3、市民應如何配合隨訪?
希望市民們充分理解,盡量配合。真實準確提供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個人基本信息;健康狀況、近期是否有不適應癥、核酸檢測情況等健康監測信息;14天內具體行程、是否去過涉疫重點地區、接觸人員、接觸場所等旅居史信息;記不住的信息可以通過日程表、通話記錄、電子消費記錄、各類票據等來還原行動軌跡、接觸過的人。
4、個人的隱私會不會被公布?
市民個人信息和隱私受法律保護,隨訪工作有嚴格的保密程序和規定,保護個人隱私是每一位隨訪人員恪守的職業道德,公安部門會保護被調查對象個人隱私,嚴格保密,絕對不會泄露個人隱私等相關信息,市民可放心予以配合。
5、隱瞞信息會有什么后果?
刻意隱瞞流行病學史造成疫情擴散嚴重后果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問題不會涉及這些方面
1、不會讓你加好友掃各種二維碼、發不知名鏈接,推銷產品要求購物、付費等;
2、不會索要與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相關的內容;
3、不會拉你進群,群內交流投資、刷單、炒股等內容;
4、不涉及案件辦理和各種“資金核查”。
......
如果涉及上述內容,請直接掛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相關閱讀】
“網上辦”“預約辦”“審核辦”……疫情期間,青島市公安局發出倡議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6日訊 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擴散,切實維護廣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保障好群眾的辦事需求,市公安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疫情期間,戶籍業務輕松“掌上辦”。
優先選擇“網上辦”。臨時身份證明、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登記、出生登記、死亡注銷、常住人口登記表三類證明,建議優先選擇網上辦。可登錄"青島微警務"微信公眾號線上申報、自助辦理,無需到派出所戶籍大廳辦理,減少接觸風險。
倡導線上“預約辦”“審核辦”。市民可登錄“青島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點擊“我要預約”——“戶政預約”專區,按照頁面提示進行預約。請提前做好材料準備,嚴格做好自身防護,合理安排出行計劃,按照預約時間到戶籍窗口辦理,減少在大廳等待時間。此外,青島公安戶政還提供了戶政業務網上預審核業務,登錄青島微警務公眾號,找到“我要辦事”,選擇要辦的業務,按照頁面提示拍照上傳所需材料即可。青島公安各分市局會第一時間審核提交的材料并電話告知審核結果,將極大縮減在所業務辦理時間。
減少奔波“就近辦”。身份證業務辦理已經實現全國通辦,市民可以根據需要就近辦理。另外,居民身份證首領、臨時居民身份證申領、戶籍類證明出具、新生兒落戶四項戶籍業務也實現了全省通辦,建議減少奔波“就近辦”。
做好防護“安全辦”。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務必自覺佩戴口罩,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配合掃碼進廳、信息登記和體溫檢測,按照一米線排隊辦理業務。公安部門也將全力做好大廳的通風和消毒,嚴格落實預防措施,筑牢安全防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