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7日訊 面對疫情沖擊,市貿促會緊密結合“作風能力提升年”工作部署要求,堅持以服務企業為本,優服務、降成本、抗疫情、搭平臺,全力做好穩外貿拓市場工作。

出口貨物原產地證簽發工作全面實現“足不出戶”網上辦證。
全力搭建線上線下國際國內平臺
推動“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在部分國外展覽逐步恢復線下舉辦的情況下,市貿促會積極回應企業恢復開拓海外市場的急切需求,在慎重研判的基礎上,向19家企業推薦了日本AFF夏季展等6個國外專業展覽并提供全方位出展支持。針對2022年因疫情延期或取消的海外展會,積極協調展覽主辦和代理機構,為我市16家企業爭取退回部分或全部展位費用70余萬元。在日本放寬入境限制后,第一時間為企業代辦簽證400余張。
打通“內循環”拓寬拓深國內市場。組織企業參加東亞海洋博覽會等國內展會,開展“采供對接+訪廠”專項活動,邀請采購商和海運服務商訪廠,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搭建線上平臺開拓新市場。與香港貿發局等機構合作,積極籌建線上展覽平臺,推動傳統企業“觸網”轉型線上經濟,不斷開拓發展新空間。
不斷提升服務精準化程度
大走訪“問需求”。通過開展實地大走訪、惠企問卷調查等,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需求和政策訴求,已走訪重點企業機構65家次,收集解決企業需求53條,建立清單逐一解決。
服務“不打烊”。堅持“不打烊”的工作態度,實現“零距離”服務,建立企業qq、微信群,為3000余家企業提供專人管理服務,“5+2”“白+黑”時時在線進行答疑和操作指導,靶向解決疑難問題,幫助企業享受自貿協定紅利,降低出口成本。切實為企業減負降本,需線下辦理的證書,對于確有困難的,主動為其打印后送至企業,減少人員流動、接觸和聚集帶來的風險,降低了企業人力物力成本。今年以來,為企業郵寄送達各類證書1800余份。
緊扣需求“紓痛點”。對于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履約的出口企業,針對具體情況,研究制定了為企業出具與疫情相關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工作措施,幫助企業降低違約責任風險。針對疫情期間出口貨物運費高、艙位緊等難題,協調協助10余家外貿公司順利完成20余筆出口訂單的貨運服務。
積極探索創新服務手段
優化全程網辦提效率。全面實施商事認證一次辦好,優化互聯網+FTA簽證模式,出口貨物原產地證簽發工作全面實現“足不出戶”網上辦證,辦理時限和質量均達到或超過深圳、上海標準。ATA單證冊業務由法定的3個工作日辦理時限縮短為1個工作日。實行容缺受理、雙休日預約、午休值班和延時服務等便企措施,做到當日辦好、急件當即辦理。今年以來共為外貿企業簽發出口貨物原產地證明書近3萬份,貨值約20.9億美元,出具各類商事證明約1500份,涉及我市各大主要出口門類,確保外向型企業順利出口。
助力萊西企業保訂單。萊西疫情發生后,當地貿促支會無法正常受理企業出口貨物原產地證申領業務,市貿促會主動聯系萊西支會,接管了當地簽證點的相關業務,確保了萊西及周邊出口企業出口不受影響;為減少辦證人員流動帶來的風險,還指導企業開通原產地證書自主打印,實現“足不出戶”全程網上辦理。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岳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