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先掃碼登記”
“您好,請這邊走”
“您好,請做好防護”
“您好,讓我來幫您”
“您好,請保持安全距離…”
“您好,請帶有小孩、孕婦、行動不便人員、
老人主動與志愿者或工作人員聯系…”
…………

他們出門早,歸家晚,送食物、送消毒用品、登記測溫,把一箱箱沉重的抗疫物品裝車運輸,忙碌的背影早被汗水濕透,沙啞的聲音依舊春風暖心。雖然他們不是醫者,卻同樣是人民安全的護衛戰士。
紀前前,中共黨員 、大北曲前社區網格員,自城陽區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他積極響應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動,肩負起社區走訪排查、疫情檢查站執勤等工作,用實際行動充分發揮一名基層黨員先鋒模范的作用。
在全員核酸檢測期間,社區屬于防范區,所有社區居民都居家不得出小區。從收到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通知開始,每次初心廣場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微胖的身型,身披紅馬甲,手持大喇叭一早便投入到志愿服務工作中。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布置檢測場地,耐心疏導居民有序排隊,提醒居民按規定戴好口罩、帶好身份證并保持1米安全距離,在他與其他志愿者的努力下,排隊前來做核酸檢測的住戶們隊伍井然有序,保持安全距離。水顧不得喝、中午顧不上吃,一直同社區、醫務人員堅守到檢測結束。

“小紀,家里沒菜了,我就出去買個菜一會進來,手機上我不會買呀。”雖說現在商超送菜很方便,但仍有年齡稍大的居民買菜難,隨后有居民自發將家里多的蔬菜拿出來,分發給有需要的鄰居,有居民還免費贊助了面條魚。紀前前作為10號樓的樓長提議將菜和魚先發放給60歲以上的居民,然后再分發給其他有需要的居民,最后將剩余又分給臨近樓座。自己忙不過來,母親也做起志愿者,負責送菜到戶。妻子是城陽人民醫院的一名心內科護士,3月15號當天社區正在做第二輪核酸檢測,聽說社區做核酸采樣缺助手時,打電話主動要來做志愿者。“一個志愿者背后,可能是一個志愿者家庭。這些志愿者家庭,逐漸形成了我們社區抗疫志愿隊伍的主力軍。”紀前前說,正是一個個“小家”,帶動了“大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李曉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