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8日訊 今天,市民營經濟局聯合市稅務局舉辦首場“政策進基層”活動。活動采取線上直播形式,就“延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進行了解讀,著眼于解決制造業企業現金流以及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的痛點、難點,有效對沖現階段疫情散發對中小企業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

其中,“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政策明確了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政策,緩繳期限繼續延長6個月,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還可以繼續延緩繳納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部分稅費。青島永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表面材料加工的高科技初創公司,公司總經理呂明利通過青島政策通平臺收看了直播,他表示延緩稅費的政策相當于國家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階段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企業把更多的流動資金投入到生產中。
“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明確了中小微企業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按照單位價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選擇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觀看直播的青島創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程彩鳳表示,企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有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的計劃,通過所得稅的稅前扣除政策減輕了負擔,更加專注技術研發和開拓市場。

記者了解到,當前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民營和中小企業在用工、物流、資金等方面存在困難,市民營經濟局通過開展實地大走訪、惠企政策問卷調查等,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生產經營需求和政策需求。其中,共性問題涉及融資、人才、用工、減稅、降費等12類共109項,個性問題主要包括執法檢查、產權保護等33項。本著為企業實打實解決困難的原則,市民營經濟局牽頭會同市人社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21個市直部門,組織專人與企業逐項對接,確保“事事有回應,件件有回音”,企業滿意度達到100%。
“針對近期疫情防控導致中小企業面臨的要素成本加大、供需循環不暢、預期轉弱等問題,市民營經濟局將會同相關單位進一步加大對我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的的紓困幫扶力度,千方百計穩定企業生產經營、減輕小微企業負擔、提升專精特新和四新經濟企業發展活力,增強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市民營經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政策進基層”活動還在陸續征集“宣講主題”和“宣講需求”,聚焦中小微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從政策出臺、解讀及幫扶提供全流程服務,更好助力青島中小企業輕裝上陣、提質增效、創新前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