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委組織部發出動員令,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要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在大戰大考中錘煉作風能力、展現使命擔當。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聞令而動、聽令而行,把疫情防控作為深入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一場硬仗,在前期奮戰基礎上,咬緊牙關、爭分奪秒、盡銳出戰,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殲滅戰。

迅速動員部署,把資源和力量聚集到疫情防控上來
各級黨組織把疫情處置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在抗擊疫情最緊要的關口,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力、沖鋒在前,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廣泛動員倡議。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工商聯等分別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團員、婦女、企業家等發出倡議,號召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發揮職能作用,共同服務和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大局。
聚焦重點領域。市教育局成立疫情防控督查隊伍,局屬39個學校黨員組成校內疫情攻堅突擊隊,帶頭做好校內疫情防控工作,并開設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面向全體師生及家長提供心理援助。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發揮行業監管作用,暫停影劇院、歌舞廳等營業場所,以及各類演出、展覽和聚集性文體活動,筑牢文旅行業疫情防控防火墻。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對全市2024個在建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全部建立管控臺賬,落實人員健康監測管理和重點部位消殺措施,保障在建項目平穩推進。機場集團、青島港等堅決堵塞輸入漏洞,切實把牢外防輸入關口。青島地鐵集團借助科技手段,升級疫情防控措施,對膠東機場、青島北站、青島站等客流密集車站加密消殺頻次,牢牢織密疫情防控網,守護乘客健康,確保安全出行。
營造濃厚氛圍。市紀委監委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監督,以嚴明紀律為戰勝疫情提供強有力保證。市委組織部及時出臺關心激勵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文件,對涌現出來的240個“戰疫先鋒示范崗”進行通報表彰,有關區市已在一線吸收預備黨員48人,確定入黨積極分子109名,確定重點培養對象80人。市委宣傳部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市委網信辦啟動一級互聯網應急響應,建立全市疫情網上輿情服務保障工作應急預案,24小時不間斷監測網絡動向,主動發聲辟謠。青島日報社、市廣播電視臺等推出疫情防控專題,及時報道疫情防控最新動態、感人事跡,營造了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輿論氛圍。
夯實基層基礎。市北區實施指揮部建在一線、突擊隊派到一線、先鋒崗設在一線等“五個一線”工作法,筑起層層守護的堅固堡壘。李滄區構建全方位動員、全過程引領等“六全”工作機制,加強組織支撐。城陽區充分發揮公安大數據隨訪、網格化自主排查等“三道防線”作用,切斷疫情擴散蔓延渠道。即墨區快速出臺充實一批防疫力量、組建一批臨時黨支部、成立一批專家服務團隊等“八項措施”,強化疫情防控組織保障。膠州市扎實推進“敲門送春風”行動,形成居民小區黨建引領疫情防控建組織、亮標識、領任務等“七步工作法”,守好戰時狀態“關鍵陣地”。
爭當先鋒表率,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在各級黨組織精心部署下,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全部進入戰時狀態,以堅強有力的作風能力保障,組成了堅不可摧的戰“疫”第一方陣。
領導干部示范帶頭。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關鍵少數”帶頭作用,把疫情處置作為首要工作,第一時間展開部署動員,迎難而上,帶頭沖向防控戰場。有的扎根基層靠前指揮,有的坐鎮后方居中調度,有的擼起袖子啃最硬的骨頭,各區市領導干部更是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現場指揮調度,真正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主心骨”、奮戰在防控一線的“排頭兵”。
快速下沉社區一線。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引領市直機關部門單位開展“雙報到”,組織300余名市直單位黨員干部到基層一線參與抗疫工作。市委辦公廳、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政法委、市委政研室、市委編辦、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府研究室、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門單位迅即組成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青年突擊隊,緊急馳援社區抗“疫”一線,送去口罩等急需防疫物資,協同社區高效有序做好核酸檢測場地布置、信息登記、秩序維護、環境消殺、防疫巡查等工作,助力社區筑牢戰疫防線。
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團市委充分展現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擔當,開通志愿者24小時招募渠道,迅速組建200余支青年突擊隊,7300余名青年志愿者奮戰在防疫一線。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醫院組建17人“白衣巾幗”核酸檢測采樣小分隊,為嶗山區師生開展核酸檢測。市律師協會組建多支青年律師志愿服務突擊隊,協助進行電話隨訪、信息統計等工作。
凝聚強大合力,為疫情防控前線構筑起堅實“后盾”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在廣大黨員的示范帶動下,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形成了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機關單位積極備戰。市應急管理局先后7次緊急調撥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防護服等市級儲備應急物資。市醫保局緊急預付醫保基金近7000萬元,確保救治醫院和相關定點醫療機構不因資金問題影響救治。市審計局、市委臺港澳辦、市委軍民融合辦、市僑聯、青島國際郵輪港管理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部門積極籌措防護服、酒精等急需物資,助力疫情防控。市大數據局及時上線運行相關信息系統,發揮大數據支撐作用,有效減輕各級指揮部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成效。
社會組織同心抗“疫”。市紅十字會開通24小時捐贈咨詢電話,接收愛心人士捐贈和上級調撥疫情防控款物,價值2210萬元。市僑聯組織僑胞僑眷開展愛心捐贈,提供150余萬元資金和物資。市科協利用電視、科普抖音號、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持續開展“抗疫有我·科普在行動”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市婦聯利用全媒體矩陣發出婦聯同心抗疫聲音,講好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故事。
企業紛紛捐款捐物。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捐贈350萬元,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利群集團向萊西捐贈空調、電暖器等急需物資,協助解決因疫情封控所帶來的農產品滯銷難題。華通集團向駐萊西鄉村振興工作隊捐贈保暖棉服、青食餅干等防疫物資。中路保險公司第一時間完成專屬保單定制,向7000名醫務人員贈送“中路疫情保”保險,為每人提供50萬元保險保障,讓最美“逆行者”沒有后顧之憂。市民營經濟局發動企業、協會捐款捐物,累計500余萬元。
注重協同聯動,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既立足于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又積極推進“六穩”“六保”等各領域工作,確保經濟社會穩定運行。
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等5部門聯合行文,鼓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青島銀行成立金融服務保障小組,向萊西捐款210萬元,并開發“惠營貸”“抗疫貸”等特色產品,保障普惠小微金融需求,紓解中小企業疫情期間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青島農商銀行實施定制服務、線上引導、預約辦理等,保障金融服務“不缺席、不打烊”。市總工會發起“轉作風、強服務、戰疫情”專項行動,號召廣大職工積極投入抗疫一線,用心生產,保障市場供給。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在指導在建工地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查驗、電子審核等方式,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確保在建項目平穩推進。
保障生活物資供應。市商務局讓菜園子直通“菜藍子”,確保重點商超生活物資的供應儲備充足、配送保障及時。市市場監管局嚴格價格監管,保持了生活必需品、防疫用品的價格穩定。市發展改革委擔好能源保供重任,協調調集煤炭1.2萬噸,保障熱電企業正常供熱。市農業農村局成立農產品生產保障專班,建立地產農產品產能和價格監測日報告等制度,全力做好農資調劑調運、生豬肉供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消毒等,確保農業生產秩序穩定、農副產品供應充足。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市法院充分利用網上立案、互聯網開庭等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確保“防疫要跟上,案件不能停”。市司法局推廣“在線公證”服務模式和公證辦理“零跑腿”,確保公證服務不缺位、不中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設立網辦大廳、預約服務、疫情防控服務專窗等方式,創新實行不接觸—網上辦理、不奔波—就近辦理、不排隊—預約辦理、服務專窗—便捷辦理,努力提供安全、高效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責任編輯: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