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8日訊 又到了秋收時節,而秋冬季是秸稈禁燒工作的關鍵期。秋冬季的大氣污染擴散條件差,霧霾多發,秸稈焚燒會在短時間內集中產生大量污染,如果疊加不利氣象條件,將會加重重污染天氣影響,延長重污染天氣持續時間。今年秋收,山東將繼續對秸稈焚燒行為保持高壓態勢,采取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監測焚燒火點,“第一時間”現場核查,對調查處理情況跟蹤督辦,嚴懲“第一把火”。
據悉,平度市秋季應收農作物面積140.0834萬畝,涉及農作物種植鎮街18個,秋季秸稈禁燒工作任務嚴峻,平度市高度重視秋季秸稈禁燒工作,積極行動,采取多方舉措,奮力打好秋季秸稈禁燒戰,努力實現“零火點”,確保禁燒率達到100%。
夯實責任,密織“防護網”
平度市實施轄區負責制,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園區管委具體負責本轄區內秸稈禁燒工作,結合本轄區實際,制定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建立鎮(街道、開發區)、村(社區)、村民組三級禁燒工作網絡,層層簽訂責任狀。要全面落實定專人、定職責、定區域、定崗位、定時間、定要求的“六定”禁燒措施,建立鎮(街道、開發區)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機制,把任務層層分解到村組和每家每戶。
疏堵結合,拓寬綜合利用渠道
秸稈禁燒堅持“疏”“堵”結合原則,各鎮(街道、園區)及有關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實施秸稈綜合利用的有效措施,拓寬利用渠道,制定扶持政策,引導鼓勵農民及社會力量對秸稈利用進行投資,促進秸稈利用產業化,達到既解決秸稈禁燒又促進農民收入的目的,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聯動協調,無縫隙監管督查
學習借鑒以往好的經驗做法,完善巡查手段,建立秸稈禁燒監管的長效機制,在麥收和秋收兩季,各鎮(街道、園區)及有關部門要組建專門執法隊伍,每天進行拉網式檢查,做到有火必禁、有煙必查、以地定人、以火查人,保證秸稈禁燒工作全覆蓋、無死角。對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導致人身傷亡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成立秸稈禁燒工作督查組,加強對禁燒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堅決遏止秸稈焚燒現象,對出現秸稈焚燒并被國家衛星遙感記錄的鎮(街道、園區),將按照有關規定在年度考核中予以扣分。
考核問責,落實責任追究
各鎮(街道、園區)每出現一處火點,被生態環境部秸稈禁燒衛星遙感監測核定的,所在轄區鎮(街道、園區)向市財政繳納10萬元;被省和青島市巡查組發現并確認的(包括黑斑),所在轄區鎮(街道、園區)向市財政繳納5萬元;被平度市督查組發現并確認的(包括黑斑),所在轄區鎮(街道、園區)向市財政繳納2萬元,衛星遙感監測和現場巡查發現火點不重復繳納。不按規定繳納的,由市財政通過年終體制結算扣款。對工作履責不力,出現秸稈焚燒火點的,出現1處火點的,各鎮(街道、園區)管區負責人現場表態并進行電視臺曝光;出現2處火點的,各鎮(街道、園區)分管領導現場表態并進行電視臺曝光;出現3處及以上火點的,各鎮(街道、園區)主要領導現場表態并進行電視臺曝光,同時接受市政府分管領導約談,約談內容通過網絡、媒體等進行公開曝光。
下一步,平度市將全力以赴,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堅決打好秋季秸稈禁燒工作攻堅戰,做到“不燃一把火,不冒一處煙,不見一塊黑斑”,實現大氣環境質量穩定良好和人民生產生活不受影響,確保圓滿完成全面“零火點”目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