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4日訊 今天,青島市第131例、李滄區第8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楊蒙恩,來到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江蘇路院區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這是3月中旬以來,受疫情影響由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臨危受命承擔的第2次捐獻采集任務,楊蒙恩也將成為在青島本土完成采集的第2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8歲的楊蒙恩,是青島鐵路公安處青島北站派出所輔警。2016年6月,楊蒙恩在參與無償獻血過程中了解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方法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意義,便鄭重在《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上簽名并留取10毫升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我的身體正好符合捐獻的條件,我想既然這能救人,我愿意用我的血液為生命接力。”

2021年12月,當李滄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知楊蒙恩,與一名重癥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詢問他愿不愿意捐獻時,他毫不遲疑地答應了。“自己當時加入志愿者庫,就是為了救人。如今真有這樣的機會,說什么也得捐獻。”楊蒙恩告訴記者。
而楊蒙恩的母親通過查詢資料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并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任何影響,用行動全力支持兒子的大愛善舉,全程陪同楊蒙恩完成高分辨、體檢等準備工作,并親自送兒子到達捐獻現場。“兒子一心一意想著能救人,我沒理由不支持他,我為孩子的舉動感到驕傲。”楊蒙恩的媽媽說。

堅定了捐獻救人的決心后,楊蒙恩除了期待和激動之外,還多了一份責任。從體檢那天開始,除了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外,他還堅持鍛煉身體,調整生活習慣,減輕體重,讓自己保持在最佳狀態,確保捐獻的造血干細胞更有利于移植成功。
按照醫院疫情防控、安全就醫要求,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采取封閉化管理。青大附院克服住院病人多、床位緊張等困難,努力給捐獻者創造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血液科趙春亭主任團隊全程醫療跟進,將對捐獻者實時監護、確保采集安全順利。
截至2022年2月底,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3075764人份,患者申請查詢102106人,捐獻造血干細胞例數達12839例。目前,我市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達4.08萬人,成功實施捐獻130例,志愿者數和捐獻總數均為全省首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韓星)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