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4日訊 “各位村民朋友請注意:目前此區域為管控區,請大家不要聚集,馬上回家!”這是鞠欣桐在嶗山區中韓社區拿著喇叭,在村中走街串巷的“廣播”,這樣的“廣播”最近已是常態。
攜手抗疫 不辱使命
3月16日凌晨2:00,原本在熟睡中的鞠欣桐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接起電話,只聽見電話那頭傳來更加急促的聲音:“鞠欣桐!請馬上到單位集合,有任務!”
到單位后,得知自己即將被派往一線,可能還是最危險的地方,雖然腦海中閃過對雙胞胎孩子的不舍,但她明白,大局當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不能畏懼,不可退縮,不得多想,只能向前,看著自己身上佩戴的黨員徽章,毅然決然跟單位的小伙伴們第一時間下沉一線,登上了開往“抗疫”一線“戰場”的車輛。
再見到鞠欣桐的時候,已經是防疫的第5天了,那天,她是半夜11點的班,提前了半個小時到達與上一班次的同志進行接班,邊了解情況邊熟練地穿上防護服,自己還打趣地說著,第一天穿防護服,非常笨拙,竟然耗費了15分鐘。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有些無所適從,三三兩兩地在村口觀望,疫情下,即便是小范圍的聚集也存在風險,鞠欣桐當起了社區“小喇叭”,經常拿起社區的喇叭做起現場宣傳員,同事們笑她是“高能喊話”。
“我們嶗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就在這里負責值守,因為中韓社區被設為管控區,所以大家不能高密度聚集,買東西也需要間隔成一米到兩米,這樣一個距離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為了防止聚集,嗓子喊道沙啞,干脆拿起‘喇叭’邊喊邊走上一圈,廣而告之。”鞠欣桐說。

戰疫一線 逆行而上
3月20日已經是鞠欣桐和同事們進入管控區的第5天了。她有一對雙胞胎孩子,現在就自己在家上網課,都是靠自學。而她的愛人也在基層參加一線的防疫,已經一個月沒有回家。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鞠欣桐先前是給愛人將生活用品、衣物等定期送到他單位,再就是自己每天把孩子需要做的寫成“備忘錄”,在自己執勤中,抽時間在視頻電話里與孩子們一一解決,但是孩子們最經常聽到電話那頭的就是“先不跟你說了,媽媽忙著,待會再打給你……”而這個“待會”,一等就是幾個小時。
“我和我愛人都是共產黨員,接受這樣的臨時任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能為抗疫防疫出一份力,是我們分內的工作。如果說疫情是一場大考,站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每個人都是應考人,在疫情面前,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一面黨旗下都有一支堅強的黨員隊伍,在為百姓健康保駕,為社會穩定保駕。”鞠欣桐這樣說。

巾幗從不讓須眉,危難時刻顯擔當。是女兒、是妻子、是媽媽的鞠欣桐,在疫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迅速完成了從普通人到戰士的身份轉變,用柔弱臂膀撐起了阻擊疫情的“半邊天”。而鞠欣桐僅是嶗山綜合行政執法中下沉一線參加抗疫、防疫的黨員中的一員,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嶗山綜合行政執法局86名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積極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之中;他們挺身而出,沖在抗疫一線;他們堅守崗位,勇擔責任,嚴防死守,為人民群眾筑起疫情防控銅墻鐵壁。(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通訊員 孫序鵬)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