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4日訊 隨著天氣的漸漸回暖,春天也悄悄來臨,伴隨著春暖花開而來的,還有職場人翹首以盼的 "金三銀四"黃金求職季。能在畢業季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大概是每一個高校畢業生的愿望了,其中進入上市公司,對不少求職者來說,都是一個向往的求職歸屬。不過,如何才能進入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對人才的需求又有哪些呢?日前,智聯招聘發布《2022上市公司人才需求及發展環境報告》,全面分析我國上市公司當前招聘現狀,這些也將為求職者提供全方位的應聘指南。
65%職位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相較經驗,更重學歷
作為我國經濟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發展勢頭幾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水平與GDP增長情況較為一致,穩定的數量增長及良好的市值表現,既帶來更多的上市公司崗位需求,又給予了上市公司在各類崗位應聘待遇方面更多的想象空間,上市公司應聘環境整體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景。
盡管近年來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薪資待遇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上市公司并未出現明顯波動,總體來看,上市公司招聘薪資持續領先全平臺總體水平10%以上。

從城市等級看,上市公司招聘職位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分別占31.1%和33.9%,二線和三線以下城市各占不到2成。上市公司多分布在發達城市,因此招聘崗位呈現明顯的高線集中特征。
行業方面,上市公司招聘需求前三行業為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軟件、物流/倉儲,2022年1-2月招聘職位數在所有上市公司的占比分別是16.4%、13.7%、8.4%,比例明顯高于全平臺總體職位在這些行業的占比。排在第四的是集成電路行業,占比5.2%,也高出總體職位占比1.4個百分點。綜合來看,上市公司招聘更集中在互聯網相關和高精尖行業。這些技術壁壘高的行業更容易在市場優勝劣汰下形成大型上市公司,或本身需要強大的資本和技術投入,因此天然產生巨頭企業。

從招聘要求看,上市公司招聘對學歷要求較高,34.4%職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高出全平臺總體水平8個百分點。但經驗要求表現并不嚴苛,甚至不限經驗的崗位占比(44.3%)高于全平臺總體水平。對于多數處于發展成熟期的上市公司,在完善的培訓體系及晉升制度下,經驗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上市公司將更多目光聚焦在學習能力上。技術密集型行業分布也決定上市公司對人才的知識技術要求更高,因此學歷門檻較高。同時,上市公司是大規模招聘應屆生的主體,因此經驗要求不高。對高學歷的應屆生來說,上市公司較為友好。
員工平均在職時長4年11個月,穩定性高
良好的福利待遇是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備法寶。根據2021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活動調研數據,上市公司的員工福利表現相比于非上市公司具有明顯優勢。尤其是上市公司五險一金的覆蓋率為100%,比非上市公司高22個百分點。除基本的五險一金外,上市公司的各類商業保險覆蓋率也明顯高于非上市公司。意外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商業補充養老保險、人壽保險的覆蓋率分別為70.3%、67.2%、39.1%、28.1%。
獎金期權福利可謂是既有工資基礎上,提升員工工作動力的制勝絕招。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獎金覆蓋率100%,高出非上市公司4.3個百分點。92.2%上市公司提供餐費、交通費等工作補貼。尤其在股票期權方面,鑒于上市公司股票流動性帶來的額外價值,上市公司相比非上市公司更樂意使用股權激勵員工。54.7%上市公司為員工提供股票期權,非上市公司覆蓋率僅為23%。此外,上市公司在假期福利、設施福利方面,同樣保持優勢。而且,上市公司的女員工比例(45.2%)高于非上市公司(41.1%),高層的女性占比(26.4%)也高于非上市公司(22.9%),在上市公司,女性的晉升通道更順利。
也正是因為上市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極具優勢的薪資和福利待遇,成就了上市公司的人才粘性,員工穩定性較高,平均在職時長4年11個月,比于非上市公司長13個月。而主動離職率,上市公司低于非上市公司2.9個百分點。
上市公司憑借強抗風險能力和發展實力,在疫情下表現堅挺,疫情后招聘快速恢復,薪資優勢突出。加之豐富完善的福利待遇,對人才來說極具吸引力。從員工體驗來看,上市公司員工的粘性更強,滿意度更高。因此,對于求職者,尤其是應屆生求職者,上市公司更是上佳選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陳海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