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前服務全速推進,促生產趕工期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即墨區李滄區深入企業和項目現場送政策
康復大學項目創新核進入裝飾裝修階段
閃爍的電焊火花、不時響起的金屬切割聲、墻板安裝的叮咚敲打聲……如今,在康復大學項目建設現場,偌大的建筑工地內,各類施工車輛往來穿梭,數千名參建人員各司其職、全力以赴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用最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施工生產中。
早上6點,天色朦朧,電焊工黃傳成和工友們便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手部消毒……在經過一系列日常防疫措施后,順利進入施工區域。黃傳成目前主要負責康復大學創新核部分的連廊外立面幕墻龍骨架焊接施工,他一手拿著電焊槍,一手舉著護目鏡,眼睛時不時在強光的照射下,瞇成一條縫。

康復大學項目創新核進入裝飾裝修階段,圖為工人正在施工。
不遠處,幾名工友將已經焊好的龍骨架抬到升降車上,隨著升降車的升高,兩名建筑工人相互配合著將龍骨架一一固定在墻體上,隨后再將一塊塊墻板附著在表面。此外,在創新核部分還有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進行室內裝修、機電安裝以及市政道路的施工工作。
作為康復大學的地標性建筑,創新核部分形似漢字“天”,由三棟主體建筑和兩條“飄帶”狀廊架橋組成,總建筑面積為18.78萬平方米,投用后將囊括綜合共享中心、公共教學實訓中心、創新驅動中心等。據中建八局四公司康復大學項目經理陳斌介紹,近期,項目部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克服疫情帶來的多重困難,做到了疫情期間正常施工,現場工作有序快速推進。目前創新核部分土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安裝裝飾工作已全面展開,外立面幕墻全部封閉,校園相關市政道路正在全速推進。
不久前,在項目部會議室內,建筑工人們相隔一米而站排隊進行核酸檢測,這是此次疫情出現以來,康復大學項目部組織進行的第五輪全員核酸檢測。“我們每天對現場工人進行全面排查,實行一看、一查、一亮碼、一登記‘四個一’管理要求。與此同時,在生活區設置防疫隔離點,配備防疫物資倉庫,并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無死角消殺工作,確保將疫情隔離在工地大門以外?!?陳斌告訴記者。
為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推動全市建設項目實現有序開復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組建疫情防控暨復工復產黨員幫扶工作隊,深入施工現場和項目一線,對建筑工地開展復工幫扶和新開工項目安全、防疫交底服務。與此同時,日前,市建筑業協會還面向全市建筑業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建筑業企業立即行動起來,統籌調度、科學安排,全力組織建設工地加快施工生產,堅決把因疫情影響帶來的損失奪回來,確保順利完成我市建筑業全年經濟增長指標。與此同時,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和工程質量、建設工地揚塵治理,進行全員安全教育培訓,實施最嚴格的自查自糾,克服一切困難,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暢通物流+線下推介為滯銷蘑菇尋出路
眼看庫存積壓越來越多,金洪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廠長,咱每天的出菇量是三十萬瓶,一天接近40噸的產量,咱又是連續化生產作業,生產周期是180天,在這個周期內,產量是固定的,也是無法改變的……”金洪的腦海里時不時地回想起生產經理單冷的一番話。
作為青島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廠長,金洪很清楚如何拓寬銷路,如何讓企業生產提質增效,但突如其來的疫情,還是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我們的產品三成靠出口,近七成銷往青島以外國內各大城市,受新一輪疫情影響,特別是餐飲行業訂單驟降,企業最近一段時間銷量減半,但卻面臨產量無法調整的尷尬?!苯鸷檎f。
無奈之下,企業只能硬著頭皮生產,而除了越來越嚴重的庫存積壓,企業還在銷售流通環節遇到了新的麻煩。據金洪介紹,因為各地的防疫政策不一樣,對青島物流車輛的管控更嚴格一些,導致公司的產品流通方面遭受很大阻力。
新一輪疫情發生以來,即墨大信街道發揮“企業服務專員”作用,建立“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機制,派出項目服務專員與企業進行點對點溝通,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勞務用工、生產生活等各類問題。同時,街道還在轄區設立14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核酸檢測組,上門為5000余名員工進行核酸檢測,確保人員應檢盡檢。
其間,街道工作人員得知豐科生物這一情況,在即墨區商務局的協助下,快速為企業辦理了生活物資保障企業證明,并第一時間送到企業手中。有了這一證明,該公司在物流方面頓時暢通很多。
解除了物流上的后顧之憂,這幾天公司積壓的一些國內訂單也陸續發出。緊接著,即墨區政府又同企業一起謀劃,在擴大本地銷路上做文章?!昂罄m我們會在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單位對該公司的產品加大推介,保障生活必需品企業正常地生產經營?!奔茨珔^商務局蔬菜副食品科負責人戴杰說。
最高獎勵1000萬元 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李滄區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李滄區出臺《李滄區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的制造業產業體系。文件指出,對注冊為企業獨立法人并獲準建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0萬元、500萬元、200萬元獎勵。
提升企業發展能級。著力培育壯大企業規模、鼓勵企業納統升級,支持增量企業落地并加大存量企業支持。文件提出,對首次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山東省制造業企業1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山東民營企業100強的制造業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獎勵。對新注冊成立、實際發生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并納入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庫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庫的先進制造業項目,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
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支持創新能力建設,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培育企業競爭優勢,對新認定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15萬元、5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山東省獨角獸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
引領企業數字轉型。培育發展數字產業、鼓勵企業“兩化”融合、加快發展軟件產業、引導企業機器換人。文件提出,對新認定的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互聯)工廠、數字化車間或自動化生產線,在市獎勵基礎上,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優化企業發展環境。設立企業家素質提升專項資金,搭建企業家交流和培訓平臺,鼓勵企業副總以上負責人脫產掛職政府部門副職,進一步增進理解、優化營商環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王濤 張晉 通訊員 孫靜秋 胡寶鑫)
青島日報2022年3月26日2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