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封控,停止堂食,如何解決30000多人的餐飲問題?
面對巨大的物資需求,如何滿足師生所需、防疫要求,同時做好相應儲備?
大范圍、全天候的環境消殺、衛生保潔,有限的人力如何調配……
自3月13日23時對校園采取封閉式管理以來,一道道難題擺在山東科技大學后勤人面前。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后勤管理處黨員干部職工逆行而上,不敷衍、不應付、不推諉、不懈怠,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攻堅克難,全力落實疫情防控任務和服務保障工作,扛起了“疫情防控服務保障第一線”的重任,為學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聞令而動 同心抗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本輪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多鏈并行,校園疫情防控壓力陡然加大。
山東科技大學后勤管理處未雨綢繆,高度重視,早謀劃,早部署。3月8日即召開專題會議,提出務必在思想上再重視,責任上再壓緊壓實,行動上再抓嚴抓細。
3月12日、13日,根據上級要求和形勢變化,后勤管理處再次先后召開會議,緊急部署,根據校園封控要求,確定住校保障人員,研究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工作點多面廣,人員情況復雜。封閉住校,家里老人怎么辦,幼小孩子怎么辦?個人吃住怎么辦?采購保障怎么辦?
面對防控形勢,面對工作需要,山科大后勤人沒有談困難、講條件,而是積極應對,沉著應戰,忙而不亂,根據上級及學校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工作,制定周密措施,優化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確“三包”(包區域、包落實、包成效),強化“四保”(保供應、保價格、保品質、保安全穩定),同全校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崗位上的其他職工一樣,舍小家顧大家,有的把孩子托老人代管,有的弄張折疊床住進儲物間或辦公室,有的直接打地鋪……

同心抗疫,上下同欲。“爸爸,媽媽,你們安心工作吧,家里有我和姥姥。你們早點回來!”這是飲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倩的女兒打給她的電話。自校園實行封閉管理以來,王倩和同樣奮戰在學校抗疫一線的丈夫已有十多天沒有回家了。想孩子時, 只能打打電話,開開視頻,但工作不能耽誤。在后勤管理處,像王倩夫婦一樣,堅守校園一線同心抗疫、全力以赴工作的后勤人員有近700人。
700人的隊伍,有的每天早上三四點就起床,準備飯菜,保證師生能按時開飯;有的深夜一兩點才下班,要盤點檢查,入庫、出庫、返庫、對賬、核酸檢測物資資料準備、診療轉診、記錄整理……哪一點也不能出錯。忙!太忙了!有時一個人頂幾個人用,工作量翻番,還缺少替班人員。但后勤上上下下沒有人喊累叫苦,大家在后勤管理處的統一指揮調度下,心往一處想,勁住一處使,一切為了大局,一切為了師生,在平凡的崗位上 ,在真誠的奉獻中,彰顯后勤人的使命與擔當。

精準施策 保障給力
這是一張給力的保障網。
這張網連接著后勤每個部門,連接著后勤每一位干部職工,也連接著山科大的每一部門、每一單位,連接著身處校園的每一位師生員工。
后勤人細密織實了這張網,而且相當給力!
物資儲備給力——讓疫情防控有保障。后勤管理處積極行動,與學校黨委辦公室、資產管理處等部門共同編制防疫物資數量清單,暢通物資采購渠道,達到防疫物資滿足本學期、主要食材儲備滿足一個周期的儲備需求,使學校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有相應的物資保障。
餐飲保障給力——讓師生生活有質量。后勤管理處積極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與學生工作處、資產管理處、基建處等有關部門一起,連夜為餐飲等服務保障人員安排房間、床、水電暖供應等。一線員工毫不猶豫地選擇暫別家人,駐守校園,早起晚睡,全力落實30000余名師生的飲食服務任務。
醫療保障給力——讓診療服務有支撐。面對繁重的疫情防控醫療保障任務,醫護人員爭相報名留在防控一線。“我孩子大了,我留校!這本就是我的工作。”封校之初,校醫曹申梅主動請纓參戰。像曹申梅一樣,校醫院的醫護人員爭先恐后,勇挑重擔,即使前一天剛剛上了夜班,也接著領任務、上白班,堅決不退縮,全力做好預檢分診、診療服務,做好發熱等病人轉診、隔離觀察區健康管理、協同核酸檢測等任務,有時不間歇工作10余小時。
保潔消殺給力——讓環境保障有力度。物業管理與服務人員多數年齡偏大,面對陡然加大的工作量,大家無怨無悔,全力以赴,做好環境消殺、衛生保潔、房間通風、垃圾清運等工作,努力為師生提供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每天消殺兩次,每次做好記錄,每天手動擦拭重要接觸部位,經常被84消毒水熏得頭痛。但為了大家的健康,我們這樣做,值得!”保潔員薛霞說。
便捷服務給力——讓服務師生有溫度。按照暫停堂食要求,各餐廳優化售餐方式、延長就餐時間,準備打包盒、環保包裝袋,增設室外售飯點,在門口提前發放免費打包袋。學術交流中心加強物資管理,及時、規范發放,對運送到緩沖區的防疫物資嚴格按要求消殺,無接觸交接。妥善安排教學區工作人員的住宿,及時消毒、通風、整理房間,同時提供細致周到的住宿服務,讓這個“倒春寒”的季節不再寒冷。
監督檢查給力——讓任務落實有實效。安全與服務質量監控人員將防疫措施落實和食品衛生安全作為檢查監督的重中之重,根據 “一日三巡一調度”要求,組織專人專班每天不間斷在校園道路、食堂、超市、教學樓等場所穿梭檢查,監督檢查防疫措施、安全生產管理等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立即整改落實,促進了后勤服務保障規范化、標準化、安全化,為疫情防控與安全生產加上了“防護網”“金鐘罩”。

常態防控 守土盡責
寒冬里,每一度溫暖都是因為有人在后方抵擋霜雪。危險下,每一份安穩都是因為有人在前方沖鋒陷陣。
后勤工作很雜,零散、瑣碎的事情很多。后勤工作是“后方”,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工作更是“前線”,干部職工直接參與防疫抗疫。
“守牢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既要嚴防病毒輸入,還要做好全方位的后勤保障與服務,這是對后勤人的要求,也是后勤人的職責,更是后勤人的使命。”山科大后勤產業黨委書記卞西春說。
越是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后勤管理處處長韓汝軍告訴記者:“面對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后勤管理處全體干部職工清醒認識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松勁心態、僥幸心理,慎終如始,堅定信心,堅持常態防控,從嚴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為學校事業發展和師生生活平穩有序做出后勤人應有的貢獻。”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信永華 劉慧寧)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