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準思維、精準舉措謀劃和推進重點產業項目,今年一季度預計新開工項目155個,同比增長21.1%;總投資421億元,同比增長133.9%
西海岸新區:精準發力,首季項目建設“開門紅”
3月26日,中國海油渤中19-6凝析氣田一期開發工程項目在西海岸新區開工建造,標志著我國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開發正式進入工程實施階段。

“在西海岸新區工信局的協調幫助下,順利解決了我們生產材料的運輸問題,有力保障了‘海洋大國重器’的開工建造。”渤中19-6凝析氣田一期開發總包項目經理鞠文杰說。在本輪疫情防控過程中,西海岸新區工信局48位機關干部下沉到66家重點工業企業,精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企業生產的影響。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西海岸新區聚焦四大國家戰略使命,精準精細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奮力實現項目建設“開門紅”。一季度,全區預計新開工項目155個,同比增加27個、增長21.1%;總投資421億元,同比增加241億元、增長133.9%。在建項目769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7%。
“‘精準’既是一種作風,也是一種能力,我們把‘精準’作為檢驗作風能力提升的‘金標準’,以精準思維、精準舉措謀劃、推進項目建設,確保首季開門紅,推動西海岸新區在全市當龍頭、在全省爭一流、在全國創先進。”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孫永紅表示。
細致勾畫“招商圖譜”,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西海岸新區踐行的精準,首先體現在產業發展的精準定位上。
未來五年,西海岸新區要打造智能家電、高端化工新材料、“芯屏”3個千億級,船舶海工、汽車、高端裝備制造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聚焦重點產業鏈,西海岸新區精準招商,產業集群的輪廓日漸清晰。
青島京東方項目模組廠房首段主體結構封頂、高端封測項目進入生產運營階段……西海岸新區“芯屏”產業異軍突起,集聚了總投資超千億元的30多個項目,成為精準招商的成功樣板。2022年,“芯屏產業”預計實現產值420億元。

今年以來,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項目進展迅速。3月28日,項目配套餐廳主體結構封頂,成為首棟封頂的單體建筑。
“芯屏”產業集群短時間內顯現雛形,得益于西海岸新區著眼于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的整體布局,精準謀劃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整條產業鏈的培育發展。
這其中,還有一段“后來者居上”的佳話:中南高科·芯海林·青島光電產業園項目定位為京東方上下游產業配套園區,項目簽約后,西海岸新區“要素跟著項目走”,不斷推動資源向項目聚焦、力量向項目聚合,實現了拿地即開工,比“鏈主”開工提前了三天。
“西海岸新區對‘芯屏’產業的精準把握,給了我們迅速布局的信心和決心。”中南高科產業集團董事長曹衛華表示。
“今年,我們要錨定中國北方‘芯屏產業’高地和聚集區這一發展目標,以改變青島乃至山東‘缺芯少面’的決心,主動發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新攻勢。”西海岸新區國際招商促進中心黨組織書記、主任李鋒表示,聚焦光電顯示、集成電路、高端化工新材料等產業,爭取每個產業引進3到5個項目,形成從上游材料、配套裝備、半導體和光電面板制造到下游封測、模組等的全閉環產業鏈條。
立足精準,西海岸新區的招商策略和模式也在同步調整。當前,招商引資的項目除了對資金、政策的需求外,對與政府的合作以及政府部門內部之間的合作同樣看重。
為提高招商引資的精準性和有效性,西海岸新區創新招商機制,實施重點產業招商圖譜“五位一體”推進,即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產業招商與發展政策、專業招商部門專業化定向招商、國企平臺投資開發、大功能區園區平臺有效承接、鎮街做好項目服務保障。
“這套招商機制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現有資源,集中優勢兵力深耕產業鏈,實現握指成拳、靶向招引。”西海岸新區招商中心主任、投資促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趙鈞榮介紹,目前,由發改、工信、海洋等5個職能部門牽頭的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空天海裝備產業等11個招商圖譜已制定完畢,行業主管部門、專業招商部門、國企、大功能區、鎮街“五位一體”,協同推進,更多優質產業項目正在西海岸新區落地落實。
清單化管理專班化推進,項目建設開啟“加速度”
仲春時節,乍暖還寒。位于王臺街道的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施工現場,一片火熱景象。
3月21日模組廠房首段主體結構實現封頂,為模組廠房區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奠定基礎;3月28日,青島京東方項目配套餐廳主體結構封頂,成為項目首棟封頂的單體建筑。“我們3671名施工人員日夜兼程,從模組廠房第一段結構首層施工到結構封頂僅用時36天,配套餐廳從開工到封頂只用了35天。”青島京東方項目負責人許寧說。
“我們堅持‘一家人、一條心、一件事、一起拼’,構建‘零縫隙、零障礙、零距離、高效率’的服務保障體系,全力保障京東方項目滿負荷建設,高效率推進。”王臺街道黨工委書記朱長江表示。
而在該區發改局重點項目科科長薛學江的電腦屏幕上,一份名為《春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項目審批手續辦理情況節點表》的表格上字跡密密麻麻。記者看到,今年2月西海岸新區集中開工的項目一一列明,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8項手續的辦理進展一目了然,并標注著綠色、黃色、紅色等不同的顏色。
“這是我們跟行政審批局聯動的效果。他們每天通報手續辦理情況,有了清晰的流程進度,我們能夠更好地為企業解決問題、推進進度。”薛學江說,今年西海岸新區還專門制定了“開門紅”專項考核辦法,按照“月保季、季保年,考重點、重點考”思路,將“大抓項目”的緊迫感更好地傳導到一線工作人員。
項目建設現場如火如荼,招商引資戰線同樣緊鑼密鼓。頂格推進的120個項目清單,涉及半導體及光電顯示、高端化工及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空天海裝備等西海岸新區重點產業,每個清單項目都有至少1名區級領導掛帥和1個頂格推進責任團隊。目前,已有64個項目完成注冊,總投資1447億元。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全生命周期生態體系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中,西海岸新區各大功能區、各區直部門(單位)圍繞“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大力推進思想解放、流程再造、制度創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發展生態不斷健全。
“圍繞手續辦理、電力預裝、水氣配裝、信貸投資、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我們努力提供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西海岸新區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主任王凱介紹,今年將繼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攻堅,在時限已壓縮到極限的情況下努力拼服務,真正做到“想企業之所想,謀企業之未想”。
企業發展過程中,技術和資金是最大的掣肘。西海岸新區推出的“科技專員+揭榜掛帥”攻關體制和“專精特新”企業專屬信貸,圍繞這兩方面精準發力,找準了穴位。
廢鋼渣如何分揀再利用一直是青島申飛安達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最想攻克的難關,卻遲遲得不到突破性進展。“得知西海岸新區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后,我們第一時間上報,沒想到真有適配我們企業需求的技術團隊‘揭榜’。”青島申飛安達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高興地說。
“揭榜”的是山東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呂憲俊院長及其團隊。呂憲俊團隊明確鋼渣利用率低的原因后,基于鋼渣、礦渣化學組成與性能特點,提出了鋼渣、礦渣復合超細粉體的創新方案,而這正是青島申飛安達環保材料有限公司急需的關鍵技術。
西海岸新區瞄準企業關鍵需求,聚焦海洋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等七個領域發布揭榜掛帥攻關任務,推動高校院所創新成果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西海岸新區工信局黨組成員劉然吉介紹,揭榜掛帥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府進行資金支持,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無力進行創新的痛點。目前已摸排到關鍵技術需求90余項,發布的62項技術需求已有49項達成合作意向。
今年,“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西海岸新區“專精特新”企業已有1118家,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的新動能。
“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灌溉。我們率先從金融角度發力,出實招,送干貨,推出‘專精特新’企業專屬信貸,專門用于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對西海岸新區‘專精特新’企業進行金融服務‘精準滴灌’。”西海岸新區工商聯黨組書記、民發局局長王娟介紹說。
據悉,“專精特新”企業專屬信貸一期安排50億元,以純信用貸款為主,并在利率、審批等方面提供優惠,政府有關部門在企業信息、風險補償等方面予以適當支持。
聚焦精準下功夫,緊盯項目抓落實。西海岸新區正以精準精細的工作態度,下足“繡花”功夫,奮力“繡”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示范引領區的美好畫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通訊員 劉 偉)

青島日報2022年3月30日1版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