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30日訊 在嚴格高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青島的疫情陰霾正漸漸消散,更多人走出家門擁抱春天,之前被按下慢進鍵的生活漸次回歸正常。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島城的不少戶外健身場地已從上周開始開門納客,健身房、游泳池、瑜伽館等室內場地則在檢修設備、全面消殺,為復工復產做好準備,靜候隨時可能到來的“解封令”。
在匯泉廣場,因本輪疫情封閉了13天的天泰體育場外場足球場、網球場等,已于3月26日重新開放。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目前仍采取“預約制”以限制人流,亦即標準足球場同時在場不超過50人,七人制足球場不超過30人。市體育產業發展中心的任延春說:“除了黃金時段有償使用外,足球場還有針對老年人的免費時段,這幾天來踢球的人不算多,可能還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
另據了解,此前被指定為青島市核酸檢測備用檢測點的第二體育場田徑場,27日晚6時起已經開門納客。而弘誠體育場內場尚未結束“特殊使命”,這里作為阜新路街道的核酸檢測點,短期內仍無法供市民健身鍛煉。
位于奧帆基地的海上鉆石足球場和籃球公園,從本周起恢復正常運營,負責人吳修文告訴記者,開業兩天來籃球場打球的孩子比較多,他揣測“可能是孩子們在家上網課,有點兒憋壞了”。今天上午,吳修文接到嶗山區教體局通知,公司的另一塊戶外場地上市中心球場在提報相關材料并確保疫情防控要求后,就可以限流運營了——度過了一個“非常假期”后,吳修文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越忙越好”。

隨著場地的放開,各種民間體育活動也開始慢慢恢復。上周日,中國海洋大學校友隊與同濟大學青島校友隊就在青鐵體育·喬倫運動公園進行了一場友誼賽,而類似的小范圍“約球”“約跑”,在近期讓越來越多的運動達人開始“技癢難耐”。“資深跑友”張濤30日在朋友圈曬出了一張10公里跑的運動記錄截圖,很快就得到了諸多好友點贊,不少人留言希望“湊湊時間”,相約一起重拾跑步的樂趣。
不過,也并非所有的戶外運動場所都已恢復營業,記者在走訪中得知,新興體育館、中聯(市北)運動公園等場地,尚未得到可以重新開放的通知,據了解,這主要是根據屬地疫情防控部門的部署和要求。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往日里在體育場上打球撒歡、自由奔跑的小確幸已指日可待。
相比于戶外運動場所,健身館、游泳池等室內健身場所受到場地、客流、通風等因素限制,重新開放面臨著更大困難。全時健身的葛燕茹說:“全時的門店從13日開始歇業,現在還是沒接到可以復工的通知。不光我們著急,會員也天天來電話,問什么時候可以來健身。”對此,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作為主管部門,他們“正在積極推進這些健身企業的復工復產”。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一方面是考慮到企業俱樂部本身的經營發展,另一方面也是滿足市民群眾的健身需求,“雖然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但曙光就在前面”。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