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夜市、聽民謠、品美食、看文化演出、賞燈光秀……如今,咱青島的夜生活“靚”了起來。許多游客在這座浪漫的海濱城市,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夜宴”。國際時尚城建設中,青島各地陸續出臺鼓勵支持夜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推動相關業態與模式不斷創新,提升夜經濟影響力,一大批夜經濟地標、夜經濟網紅打卡地、特色夜市攤點和夜間旅游、夜間超市和文化演出等脫穎而出,釋放出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城市特質。從今天起,觀海新聞特別推出“夜青島打卡地”系列報道,集中體現青春之島夜經濟帶來的活力。
到了周末,古城夜空充滿市民的歡笑聲。
千年古城 醉美夜宴
聽民謠、看非遺、品美食……即墨古城釋放夜經濟活力
夜幕降臨,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即墨古城,開始慢慢熱鬧起來。絢麗的燈光秀中,市民們陸續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里,開啟忙碌一天后的休閑夜生活。聽著現代民謠,吃著各種美食,遙想著與古人對飲當歌,這種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融合的夜生活方式,已經成為許多市民的生活習慣。周末,早報記者夜探即墨古城發現,作為青島夜經濟網紅打卡地,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多元化夜間消費聚落,成為市民全新的夜間“打開方式”。
傳統與時尚點燃夜經濟
傍晚,即墨古城內,城隍廟小吃街、海堂小吃街、網紅小吃飲品區等餐飲區域,游客一邊吃著小吃一邊和朋友聊天,很多小吃攤前排起了長隊。有著千年歷史的古縣衙廣場上,燒豆腐、圍爐鍋盔、水果盒子等網紅小吃匯聚,每天晚上都會引來大量“吃貨”。正如一位小吃攤主所說,之前的古城人流量不算太多,現在夜經濟開啟了繁榮之門,尤其是到了周末,排隊等候的市民已經成了常態,這讓許多攤主感到“累并快樂著”。
百年老榼子、葫蘆烙畫、鳥籠藝人工坊等傳統文化元素的店鋪,成了即墨古城的亮點,每天晚上都能吸引大量市民駐足購買,同時也學到了不少傳統文化知識。榼子老藝人王師傅介紹,現在的古城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一到晚上,古城大街小巷內熱鬧非凡,他親手制作的老榼子,一晚上最多能買出去上百個。
在即墨古城,越來越多的市民喜歡這里的音樂,陶醉于這里的酒吧文化。在這里休閑,好像是在和古人對話。周末音樂會、音樂人快閃、街區互動、藝人工坊、音樂市集等文化活動,賦予了這座古城越來越多的時尚元素。每年,民謠季如期而至,時尚的音樂響徹千年古城的夜空,讓市民在這座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古城內,感受著傳統與時尚撞擊出來的獨特文化內涵,激發了城市服務活力,促進了城市消費提檔升級。
古城之夜刮起民謠風
作為夜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即墨古城連續5年舉辦以“民謠風、醉古城”為主題的民謠季音樂品牌,形成獨具古城氣質的民謠品牌,在中國民謠界具有較高知名度。
羅大佑、老狼、金志文、陳彼得、水木年華、萬曉利、房東的貓、隔壁老樊、馬頔、鹿先森樂隊、陳鴻宇,以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90名民謠歌手,在千年古城的戲臺上用民謠與世界對話,演出64場次,吸引海內外觀眾近百萬之眾,將即墨的夜生活唱進人心。
今年國慶節,古城注定又將成為青島夜經濟的網紅打卡地。記者了解到,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將于10月3日至10月7日在青島即墨古城舉行。老狼、趙照、鹿京周、解憂邵帥等15組民謠音樂人將齊聚即墨古城,共同參與這場跨越國慶假期的民謠盛宴。聽民謠、賞美景、享美食,將成為即墨古城的一種全新打開方式。不僅如此,今年的即墨古城民謠季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打造與古城風格相融合的音樂文化活動。“古城年輕化”“音樂生活化”“越中國越時尚”將成為青島夜經濟最大的特色之一。千年古城牽手民謠音樂,傳統的建筑又將迸發出鮮活的生機。
感受特有的歷史文化魅力
夜幕下的即墨古城,傳統的建筑和流行音樂交織撞擊在一起,共同演奏出時尚傳統的味道,讓許多市民陶醉。在老縣衙廣場上,95后青年王豪男、王簽鋒的一首民謠,引來眾多粉絲圍觀拍手叫好。王豪男介紹,他倆從小喜歡音樂,后來就成立了二人組合,今年隨著古城的人氣增多,他們每個周末都要在古城演唱3個小時以上,有時候還和市民一起互動演唱。在古城,像這樣的青年演唱組合還有好幾個,每天晚上,隨著音樂響起,許多市民或圍觀,或坐在古道邊的石階上,安靜地聽一首歌,讓心靈隨著旋律和古人來一場對唱,這種感受是在其他地方體驗不到的。
在古城的學宮、民謠家、縣衙廣場等場所,還有多項文化活動同時展開。非遺民謠創作交流會、吉他工坊、青年音樂市集等系列活動,將夜經濟拉得更長、更寬,滿足了市民的夜生活需要,同時更加刺激了夜間的消費活力。每到周末,古城的夜空便綻放出無限的活力,直到10點后才慢慢散去。
在即墨古城,樂迷們不僅可以在戲臺欣賞民謠演出,街巷邂逅民謠彈唱,感受“民謠家”里談笑風生;還可以邂逅快閃《即墨等你來》、柳腔展演、古典舞蹈演出、嫦娥拜月演繹、木偶戲、古裝巡游、電光舞等各式表演;可以在牌坊街上品讀先賢的典故,在墨園賞月,感受中秋的詩情畫意;更可以在古城商鋪里品嘗來自天南地北的美食、體驗傳統技藝手工、挑選心儀小物……這不僅是一場文化夜宴,更是一次愜意休閑的歷史文化體驗之旅。
人物
非遺傳承人成了“明星”
49歲的吳金昌,是山東省級非遺即墨大歐鳥籠的傳承人,他是最早搬進古城的藝人之一。夜經濟的繁榮,讓吳金昌感受到了古城夜經濟迸發出的活力。
非遺傳承人吳金昌。
“以前,來店里參觀的人不多,現在情況大不一樣了,每天晚上10點前,人流不斷。”吳金昌介紹,古城建成后,他就在這里開了一個大歐鳥籠工藝坊,開始少有人光顧小店,每天晚上早早關門。在駐大歐村第一書記梁澤專等人的幫助下,大歐鳥籠工藝坊最終堅守了下來。沒想到,隨著古城夜經濟的不斷繁榮,今天的吳金昌成了古城的“明星”,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注他,讓他成了大歐鳥籠的“宣傳使者”。不僅白天有不少人前來學習觀看,到了晚上,店鋪內也總是人流不斷。大歐村鳥籠出名了,吳金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幾十倍。
記者手記
讓夜經濟多元化發展
記者在即墨古城采訪中發現,許多年輕人下班后,來到古城的音樂吧、書吧和酒吧,互相交流聊天,既在休閑生活中放松了自己,又在交流學習中感悟到文化的魅力。這種夜生活方式,已經成了不少青年人的生活方式。
夜生活的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夜經濟”。如今,古城已經發展成為包含“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化夜間消費市場,人們的夜間生活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即墨古城的夜經濟,正漸漸向更深的內涵轉變,除了民生夜市、店鋪外,重要的還表現在夜間休閑的多元化。比如,古城正在悄然興起的夜間文化活動,讓多元化的夜間休閑文化呈現出來,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一種生活習慣。(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視頻剪輯 寧婧)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