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日訊 4月1日,青島海關首次通過“上合示范區監管作業場所輔助管理系統”監管驗放一批跨境電商轉關出口商品。這也是上合示范區核心區跨境電商商品首次通過空港口岸轉關出口。

海關關員現場監管驗放跨境電商商品。王朕惟 攝
這批跨境電商商品共39件,包括收納籃、抱枕等生活用品,由青島菲利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內的中國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集貨,經青島海關所屬膠州海關關員完成監管查驗等手續后,轉關至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搭乘當日的國際貨運航班運往韓國。
“膠州海關與青島膠東機場海關創新出口跨境電商物流監管模式,共同支持上合示范區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 膠州海關副關長徐月靜表示。
“從車輛入閘、企業申報、海關查驗、駛離監管場所、到出境地核銷,我們能夠實時掌握商品所有節點狀態。” 青島菲利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物流總監王鵬云說,并且通過信息化系統,企業只需錄入一次數據就可以實現對接海關艙單、轉關、跨境電商系統等,改變以往憑紙面單證、電話郵件溝通作業模式,能節省約一半的通關物流時間,提高了跨境電商出口物流效率。

海關關員監管轉關電商運輸車輛駛入監管場所。侯俊 攝
上合示范區覆蓋青島全域,按照1個核心區+N個聯動區進行布局建設。核心區位于膠州,包括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概念性規劃新區,與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等功能區實現聯動發展。
去年11月底,上合示范區海關監管場所正式揭牌啟用,場所由中國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負責運營,也是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內唯一的海關監管作業場所。
青島海關依據智慧監管、智能邊境、智享聯通“三智”理念,根據上合示范區物流特色和優勢研發并上線“上合示范區監管作業場所輔助管理系統”,通過數據智能化管理,實現了海關對監管作業場所進出區商品、車輛及倉庫的閉合式、信息化、集約化管理,并對跨境電商出口商品的進、出、轉、存各環節實施全方位監管,確保實貨監管到位的同時便利企業實際物流作業。
青島膠東機場海關物流監管科副科長白曉飛介紹,這種跨境電商轉關出口新模式,可以充分發揮上合示范區的物流帶動以及膠東國際機場的區位優勢,整合空運物流資源,拓展轉關線路和貨運航線。
據了解,此次跨境電商轉關出口通道為上合示范區跨境電商企業打通了一個全新便捷的物流渠道,實現了上合示范區核心區與空港口岸的無縫銜接,可有效提升上合示范區企業通關便利化水平。
“越來越多的本地企業,能夠將小家電、服裝、假發和日用品等商品,在家門口實現跨境電商空運出口。”徐月靜說,這也將為上合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再添新動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通訊員 桑振華 翟乃超 錢堃)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