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3日訊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推廣第二批教育教學“雙減”典型案例的通知》,全省共有10個案例入選,其中青島有兩個,分別是“平度市探索課后服務新模式創辦社區小學堂”案例、“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海濱小學社會公益服務進校園”案例。
為了更好落實“雙減”工作,平度市著眼于解決留守家庭、特殊家庭中學生課后服務不方便問題,立足農村實際,按照“社區出房、學校指導、家長看護”的原則,利用村莊或社區的辦公室、會議室和黨員活動室等場所,借學生統一回村的便利,創辦社區小學堂,把課后服務辦到學生家門口。各社區小學堂組建由村莊支部書記牽頭、骨干家長和定點教師參與的管委會,吸納學生家長、村兩委干部、退休教師、黨政機關駐村人員、民間藝人、在村大學生等社會各界志愿者積極參與,在指導學生完成當日作業的基礎上,開展課程復習預習、自主閱讀等文化課拓展訓練及具有當地鄉土特色的文體和實踐活動,解決家長看護難題,豐富學生課后文體生活。
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濱小學則積極尋求社會公益力量支持,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內容。一是組織老干部志愿者進校園。借助西海岸新區關工委平臺,邀請老干部志愿者服務總隊和西海岸新區老干部協會志愿者30余名,每周義務為學生開展二胡、古箏、合唱、剪紙、書法、繪畫等特長培訓。二是積極爭取駐地高校支持,邀請藝體特長大學生進校園,開展“善雅周二”選課走班日,40多名大學生到校為學生輔導,開設繩結、鼓號、國旗班、彩旗隊、手工、書法、衍紙、主持、乒乓球等16門課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