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題材這幾年的表現可以說是有目共睹,前有《隱秘而偉大》廣受好評,后有《叛逆者》開局就對標諜戰劇的天花板《偽裝者》。而2022年開年,央視更是推出了現代反特劇《對手》,深受諜戰迷的喜愛。
很顯然,國產諜戰劇在經歷了一段假大空的萎靡之后,質量日益提升,不論是題材內容還是劇情切入點都開始有了新的玩法。

正是因為如此,《戰上海》的相關消息才會備受關注,并且成為一部有望突破諜戰劇口碑的潛力黑馬。
目前有消息可靠的媒體透露,電視劇《戰上海》的男主已經確定張嘉益,而除了男主之外,國民媳婦劉濤也有望加盟。
雖然目前,關于《戰上海》的選角都是網傳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戰上海》的高配置,這部劇的主演注定都是實力大咖。
不出意外地話,《戰上海》的上線將會再次掀起浪潮,而這一次將會比2021年上線的《叛逆者》更加出眾。

高希希導演再出手,看上海如何應對敵特,化解困局
喜歡主流題材的觀眾對《戰上海》一定很熟悉,電影《戰上海》聚焦解放上海的軍事斗爭,講述了三大戰役之后,華東野戰軍包圍上海并且大獲全勝的過程。

至于劇版《戰上海》,其實等同于影版的續作,講述的是占領上海之后,上海內部勢力盤根錯節,敵特隱藏在暗處破壞剛剛成立的人民政府,加劇社會的動蕩。而市長陳毅與敵特分子斗智斗勇,為上海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帶上海走出困局,擺脫各種勢力的糾纏。

而在諜戰題材里,《戰上海》的切入點更與眾不同,這也意味著劇情更具新鮮感,更能擺脫劇情的老套、刻板。
而更重要的是,目前《戰上海》是諜戰劇里班底配置最令網友期待的一部作品。電視劇計劃在3月開機,拍攝周期100天,但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戰上海》顯然還有很多前期準備沒有到位。如今,網傳演員剛剛確定,開機儀式也提上了日程。

不過在《戰上海》各項前期準備里,最讓圈內側目的還得是導演班底。高希希導演作為口碑劇的金牌導演,基本每一部作品都被觀眾津津樂道。他涉獵的題材廣泛,從懸疑、家庭情感到歷史、戰爭、社會問題,都不在話下。
而《戰上海》正是他擅長的題材之一,包括之前的《歷史的天空》、《毛澤東》、《血戰長空》都是豆瓣8分以上的力作。

從導演的實力來看,他輸出的作品一直都發揮穩定,包括2021年上線的《大決戰》也是獻禮題材里的佼佼者。

至于編劇之一龍平平就更不用說了,2021年拿到9.3分高分贊譽的口碑爆款《覺醒年代》就是龍平平的代表作。
很顯然,不論《戰上海》的演員陣容是怎樣的排場,這部劇在導演和編劇的配置上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演員的選擇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張嘉益主演,國民媳婦劉濤再度合作
張嘉益作為實力派戲骨,這兩年可以說是收視保障。主演的《山海情》口碑大爆,人物出圈,和閆妮搭檔的《裝臺》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狀況演繹得淋漓盡致。基本上只要劇本過關,人物設定正常,張嘉益就能穩定發揮,給觀眾帶來驚喜。
拍攝《山海情》的時候,張嘉益和黃軒搭檔飾演父子,但是兩人前期的對手戲卻成了問題,黃軒總是眼神游離,故意扭頭。直到問了才知道,是因為張嘉益塑造的馬喊水鄉野氣息太強,黃軒一看到就忍不住笑場。

《山海情》劇播的時候,正片中的張嘉益的確是把一個普通的糙漢農民塑造得相當生動。站在一邊吃瓜的時候嘴里還要叼著根兒草,和別人罵街的時候氣勢十足,屬于丟在農村,根本就看不出他是著名演員的程度。

而更氣人的是,張嘉益不僅能演好農民,還能演好醫生、律師、老師、警察,他的戲路寬廣到沒有限制,在諜戰劇中也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比如2012年的經典諜戰劇《懸崖》中,張嘉益塑造的周乙謹慎、冷靜,既優雅又有野性,和《山海情》中的馬喊水完全不同。所以這一次的《戰上海》,對張嘉益來說完全沒有難度,反而又是一次增加實績的機會。

至于和張嘉益搭檔的國民媳婦劉濤,則是這兩年極具爭議的一位青衣實力派。《瑯琊榜》里,劉濤飾演的霓凰郡主一身俠氣,既是沙場上的奇才統帥,也是癡情等待林殊的郡主。

而到了《歡樂頌》中,劉濤又是智商、情商雙強的職場女強人安迪,一度成為女性觀眾努力的目標。只可惜,《開端》里的劉濤因為稍顯內斂的演技遭到質疑,而《星辰大海》、《大宋宮詞》等劇口碑翻車,更讓劉濤深陷輿論的囹圄。
對于劉濤到底有沒有演技這件事,觀眾爭論不休,但是說實話,劉濤不是沒有演技,只是需要好的劇本和角色。高希希導演的《戰上海》就是一次為自己證明的機會。

相比于張嘉益,劉濤的戲路并沒有這么寬廣,她的長相和風格,不適合過于內斂的角色,但諜戰劇不同,諜戰劇里的女性大多行走在刀鋒上,雙商在線,身手出眾。所以《戰上海》目前網傳的兩位主演,都是可以為作品增色的好演員。

當然《戰上海》目前只是在籌備階段,距離電視劇正式和觀眾見面最快也還要半年的時間。而作為觀眾,除了期待這部配置了得的作品拿出該有的實力之外,也請演員更加細致地揣摩角色,拿捏人物的個性,不拖人物的后腿。
最后,希望《戰上海》能夠早日上線,也希望《戰上海》在前期劇本籌備時就拿出《覺醒年代》的質量,給好演員一個和人物互相成就的機會。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