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條4分25秒長的電話錄音火了
一位被醫院急召的護士
與所在小區居委書記的對話
讓無數人聽后破了防
……
“這個事情我知道,我不能講了,再講我要哭了。”
“但是我不敢做主,現在只要你能夠承諾,你能夠確確實實是返崗,那我就放你出去?!?/p>
“你出去了也可以回來,但你不可以去其他地方去,純粹是為了工作才可以出去。”
“唉,我不管了,你既然是醫務工作者,為了上前線你就去?!?/p>
4月5日深夜,在上海市虹口區通州路上的香港麗園小區,記者找到了錄音里“哭了”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劉苗。他剛剛脫下防護服送走防疫人員,手機里的微信仍舊響個不停,“一會兒有送抗原試劑的來……”隔著小區大門的圍欄,趁著接打電話的空隙,記者與他聊了聊。

記者:什么時候知道這個錄音火了?
劉苗:事情是發生在4月4日上午,那天一整天上海是全市核酸篩查,我們小區也在做檢測,我也沒機會看微信,一直到當天晚上才聽說。
記者:錄音里當時是什么情況?
劉苗:這個護士是我們小區居民,她住的樓是封控狀態,她之前已經跟我溝通過幾次了,當天是打電話給我,我當時就說,你住的樓是有感染者的,要跟工作單位講清楚。說實話她是護士,醫院這時候叫她回去,我們一定是支持的。但我需要對我們居民區負責,所以我要確定一下。
記者:說著說著怎么會掉眼淚的?
劉苗:當時確實感覺有點壓力,怎么做居民工作我懂,但防疫技術不是我的專長,而且當時我們小區在做核酸,我就在現場,穿著“大白”的衣服,接電話開了免提,聽不太清,所以有點著急。我就問她是誰叫她回去的,知不知道我們小區的情況,有沒有這個返崗條件。她說是她們護士長,那我說,專業的事情就由他們把控,我可以放人。

記者:后來放她出去了嗎?
劉苗:我當時想了一下,還是建議她先把核酸篩查做了再出去,因為我猜想她返回醫院,肯定也需要出示48小時核酸報告的。之后她把承諾書和相關證明都發給我了,那就可以放她出去了。
記者:這樣的情況在封控期間多嗎?
劉苗:我今天又仔細看了一下我們的出入登記,我們小區有30多個這樣的情況,都寫了承諾書、登記了資料,到目前為止從我手上放出去的人,沒有一個是放錯的,他們回來后都向我們報備了。不管是誰,他出去是確確實實有需要的,或者說疾病重病,包括我們有個孕婦,小區封控第一天就有早產征兆,我們了解了及時放行了,當天孩子就生下來了,現在已經回來。

劉苗是位轉業軍人,1995年入伍、2012年轉業,在部隊待了16年,而且就在上海的“南京路上好八連”。
說起從軍經歷,劉苗說,“我那時候在南京路,我們好八連就是經常性為人民服務的,我也喜歡和人打交道?!彼?,在轉業去國企工作一段時間后,劉苗有了去社區工作的機會,2019年10月,他來到了社區,從書記助理做起,并且自2021年夏天開始,到香港麗園小區當了居委書記。
但真到了與老百姓面對面的崗位上,很愛和人打交道的劉苗還是有些犯愁,“在部隊都是男性,關系比較好處理,到了居民區,上有百歲老人、下有剛出生的嬰兒,要幫助調節家庭矛盾、上下樓鄰里關系,像空調滴水這樣的小矛盾……”不過,劉苗自認為還是個樂觀的人,“所以我淚點也比較低吧……”

劉苗說,小區實際上這一次3月28日就因為有感染者封控了,“我們小區有1383戶,人數基本穩定在3650人,居委人手不多,都住在了居委會,我們在這里,老百姓就覺得有感覺了,一點不慌了。”
此外,這次讓劉苗特別感動的是,小區有160多位居民舉手幫忙,很多都是共產黨員,“以前大家都忙著上班,沒想到這一次都來報到了,還給我們送物資送慰問,怕我們吃不飽。”
看到最近網上對社區工作的一些議論,劉苗說,“我相信很多人不是單純的抱怨,是在想怎么把家園守好,更快地把疫情解決掉,比如我們的小區居民,通過這段時間,慢慢地適應接受了,從最開始封一幢樓,大家恐慌,到現在整個封控;從要捅鼻子驗核酸,到對抗原檢測有排斥,再到現在完全配合這些檢測,已經完全適應了,遇到這個病毒,不會再有那種如臨大敵的恐慌了?!?/p>

斷斷續續的20分鐘對話
最后被來送防疫物資的司機電話打斷了
與我們匆匆告別
劉苗又帶著小區保安忙去了
這時,已是深夜11點40分
……
無數網友紛紛留言
寫下自己對醫務人員
和社區工作者滿滿的謝意


本文轉自東方網(ID:eastday021)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