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8日訊 青島的四月,繁花盛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號樓201室這個“學霸宿舍”的實力藏不住了,5名才女全部獲得攻讀研究生的資格。陳圳瑞保研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美倩保研到天津大學,柳曉昱考入北京郵電大學、王璇考入北京工業大學、文光娟考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困知勉行,最難的時候就是彼此的光
“我們的優勢在于從始至終都會自我約束,從未想過在大學期間虛度光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這種特點也一直貫穿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當中。” 當問及有什么共同特點時,五人異口同聲說出了答案。
“備考的過程確實辛苦,早出晚歸,日復一日。備考剛開始,已經保研的陳圳和李美倩會到自習室陪我們,給我們加油打氣,晚上也會給我們講題、輔導。”王璇說,“焦慮時,我們都會選擇一種共同方式去緩解,那就是出去走走,欣賞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用鏡頭記錄下我們美好的青春年華。”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文光娟是幾人中考研分數最高的,她表示成功大都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會有不少坎坷,但不能輕言放棄。宿舍5個人由于作息的差別總是聚少離多,不過大家很團結,無論誰遇到困難,舍友間總會相互鼓勵。
“大家目標和追求雖有不同,但在心里是彼此關心的,也十分尊重彼此的選擇。”李美倩介紹,在宿舍里大家都很要強,不愿意表露太多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舍友之間總能敏銳地觀察到彼此的異樣,以婉轉的方式去鼓勵對方,成為彼此困頓迷茫時的曙光。、

和而不同,多元與獨特塑造五朵金花
“上岸成功或許歸功于自己的好運氣,但這種運氣來自厚積薄發。”王璇說。大學期間,她們在各個學生組織發光發熱。文光娟曾任機電工程學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副站長;王璇曾任校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外聯部部長、會長;柳曉昱曾任石大出國留學文化交流協會的秘書長;李美倩曾任新能源與新材料協會組織部部長;陳圳瑞大學四年一直擔任班級學習委員,輔助老師進行教學工作。不同的工作內容,卻有著一些相同之處,他們常常一起交流經驗。

“我作為學院心理健康工作站副站長,經常組織心理健康節、心語分享等活動,也會和同學們在操場一起坐坐,一起唱唱歌,分享彼此的困難與不解。”文光娟分享了自己組織活動的一些感悟,認為在心理分享活動中會有思維的碰撞、情感的解讀,會給人生帶來很多啟迪。
“學科競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我明白大學學習知識的目的是能學以致用,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陳圳瑞介紹,她曾獲得第十八屆五一數學建模三等獎、“外教社·詞達人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詞匯能力大賽全國決賽本科組二等獎及山東賽區特等獎、山東省“超星杯”電工電子學科知識與創新競賽一等獎等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在顯眼的成績背后,李美倩還做到了學業與愛情的雙向奔赴,與男朋友共同保研至天津大學。“戀愛是兩個人心性的互補,我和他是‘情侶+學友+競爭’的關系,通過彼此相互成就。”李美倩介紹,愛情不是犧牲彼此,兩個人在一起應該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奔向未來的道路上,奏一首進取的贊歌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也離不開日常的知識積累與復習時的技巧方法。“堅持獨立思考與高效率的課堂聽講是我從進入大學以來始終堅持的習慣。”回憶起三年學習經歷,陳圳瑞認為,課堂中老師的教導使得她能更清晰地理解專業知識的內涵,經過個人獨立的思考,課后回憶推導知識鏈條,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日常的積累對于后期備考大有裨益。

“考研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淬煉,心中有目標,做事有規劃,明白未來的路該怎么走。”柳曉昱回憶起備考過程,辛苦而有意義,長時間的專心致志促成她做事時的耐心專注,近乎“自虐”式的潛心學習讓她對于知識的積累產生了極大興趣,“突破了最開始的迷茫,經過磨礪后擁有了更高的視野,這些都是成長。”
“我心底也有一個宏大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山區的孩子,能給他們建起圖書館,讓他們看見更廣闊的世界。”“我希望繼續深造,保持熱愛,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所建樹,讓國家掌握更多的核心科技。”“本科的知識還太淺,還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我去探索……”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日積月累的努力終將匯聚成好運散落在她們前行的道路中,五朵姐妹花也將繼續書寫她們的青春故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通訊員 楊安 顏彩玉 劉羽菲)
責任編輯:單蓓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