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9日訊 工業文化遺產見證了城市工業發展的印記,是一座城市的歷史基因。9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國中車集團舉辦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機械制造業)名錄發布儀式,中國中車、哈電集團、國機集團、中國一汽、中國一重、中國商飛的15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入圍。觀海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位列其中。

1952年7月26日,該公司的前身青島四方機廠研制出我國首臺蒸汽機車,機車重92.07噸,車長22.6米,構造速度80公里/小時。該機車因為在“八一”前夕誕生,而被當時的中國鐵道部命名為解放型“八一號”。1952年8月1日,工廠專門舉行了隆重的“八一號”蒸汽機車落成典禮,八一制片廠還專門為其拍攝了影像資料。“八一號”蒸汽機車投入運營后,肩負起抗美援朝和建設祖國的重任,在此后的幾十年歲月里,始終奔馳在鐵路線上,為祖國鐵路運輸和經濟建設服務,直到1992年5月30日在淮南機務段光榮 “退役”。之后,參加了歷次蒸汽機車展示活動,并由大同機車廠保存。在2010年原南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迎來建廠110周年之際,大同機車廠將“八一號”贈送給前者,新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由此榮歸故里。


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掀開了中國鐵路工業嶄新一頁,結束了中國人不能自行制造機車的歷史,成為新中國機車工業變修為造的重大轉折。在解放型蒸汽機車的基礎上,我國的鐵路工業經歷了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和電動機車的轉變。機車的環保、安全和運行速度都有極大地改觀,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這些綠色的交通工具,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
而它的誕生地——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如今也已發生巨變,由當初一家生產普通鐵路機車的企業,成長為中國高速列車產業化基地,公司研制的已試跑成功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是當年“八一號”時速的7.5倍,拉動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升級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
機械制造行業,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走向工業化、邁入現代化的集中表現。此次入選名錄的15個(處)工業文化遺產分別是二七機車總組裝廠房、京張鐵路歷史建筑群與設備、津浦鐵路管理局濟南機器廠、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蘇雄機組、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第一輛解放牌卡車、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金龍轎車、富拉爾基生產基地廠區、大連沙河口鐵道工場舊址、粵漢鐵路總機廠、戚墅堰機車修造廠、解放型“八一號”蒸汽機車、一汽紅旗CA770車身裝配臺、中國第一臺人造金剛石六面頂壓機、我國第一架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運十飛機。

它們都是國之重器,一個個鮮活生動、不斷更迭的工業文化遺產,深深鐫刻著歷史的光輝印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