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2日訊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在優化營商環境、提高項目服務、挖掘本地資源上鉚足勁頭、下足功夫,用高質量招商引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騰籠換鳥”,探索招商引資新路子
土地資源緊張,是近年制約大村鎮招商引資的因素之一。2021年以來,大村鎮積極盤活存量資源,利用閑置廠房讓新項目盡快落地,最大限度挖掘存量、優化增量、提升質量,有效破解了土地緊張的難題,探索出一條“騰籠換鳥”的招商新路子。
走進大村鎮,看到的是一座座閑置廠房再次利用,一個個新項目接踵而至,映甫新材料、海潤新型保溫材料等7個新型建材項目,新型農機組裝、智能焊接機械臂研發、科技檢驗裝備研發等3個機械加工項目通過盤活閑置資源的方式,一一進駐大村鎮。
“我們對盤活老舊廠房發展新產業明確了總體要求:一是堅持雙效統一,科學利用;二是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三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大村鎮經濟發展中心負責人劉中帥介紹。據了解,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盤活閑置和低效利用資源,大村鎮將鄉村公共資源共享行動與招商引資工作有機結合,建立1+5+N聯動工作體系,制定領導干部分包企業責任制,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定期研究解決閑置廠房的問題,加速盤活閑置資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即通過收購收儲、合作重組等方式,盤活廠房、土地和設備等閑置資產,并采取司法拍賣、租賃、先租后售等方式為新引入企業提供現成的土地、廠房,緩解了土地資源瓶頸制約難題,減輕企業啟動初期的資金壓力,讓企業“輕裝上陣”。截至目前,大村鎮已盤活閑置廠房3萬平方米,盤活低效利用土地180余畝,吸引項目總投資14.86億元。
“云端發力”,防疫期間招商引資“不斷檔”
疫情之下,大村鎮始終秉持“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戰贏”精神,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不減,招商引資工作節奏不亂。4月2日,大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逄培成帶領農業、招商工作分管領導在會議室采取視頻會議方式與寶豐剎車片項目負責人進行線上洽談,重點就項目用地、建設規劃、服務保障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整個洽談過程中雙方利用網絡共享信息資料,積極交流,氛圍熱烈,效果良好。
針對疫情期間招商人員與企業“見面難”的問題,大村鎮創新招商方式,探索“互聯網+招商引資”新模式,變項目洽談“面對面”為“線連線”,重點調度在談在建項目,促使項目盡快簽約落地,累計與20余家企業展開線上洽談,線上服務企業40余次,錦程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方圓豆制品加工設備生產等4個項目通過線上洽談方式達成意向。同時,結合第一季度“開門紅”各項目標任務,大村鎮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黨政成員任副組長、各職能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經濟專班,建立招商引資工作例會制度,每周召開會議,調度各項任務進展情況,綜合研判政策措施是否到位,精準分析評估招商信息,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保障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優質服務,讓招商引資更顯“溫度”
“政府的服務不僅周到,而且貼心!每到關鍵時刻,如疫情、惡劣天氣、復工復產等,政府都會沖在前面,主動幫助我們解決難題?!鼻鄭u綠色家園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江富告訴記者。身為大村鎮的龍頭企業之一,綠色家園從最初的落地起步,到現在總占地面積2000畝,總投資3億元,年產值達2億元,這背后,離不開大村鎮政府的“保姆式”服務。
優質周到的服務是確保招商引資成效的關鍵之招。為進一步提升項目服務質量,大村鎮建立企業服務專項機制和鎮村干部聯系幫包制度,由鎮主要領導帶隊,各黨政成員與職能部門組成工作小組,深入一線全面掌握項目在落地、建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掌握企業發展動向,確保把工作做到困難前,把措施落實到問題前。開春以來,全體黨政成員帶領工作組先后走訪企業60余家次,協助項目、企業解決土地指標、項目手續、產品銷售、企業用工等各類問題80余項,為項目順利落地、高效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有力支持。
閑置資源充分盤活,服務環境不斷優化,招商引資快速增長,大村鎮正以更強的發展意識、更大的發展魄力、更猛得到發展勁頭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