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8日訊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業迭代的必由之路。經過近三年高速發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強勁動能在青島已經充分顯現,形成明顯的先發優勢,激活了青島數字化轉型升級“整盤棋”。日前,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盧陽在接受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專訪時表示,過去三年,是我市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期;今后三年,將全面進入落地深耕期。“十四五”時期,是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深化融合應用的關鍵期,更是青島工業互聯網產業能級躍升的決戰期。

創新“場景打法”
青島工業互聯網產業路徑清晰可見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對于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升級已經從一道選擇題變為一道必答題。“面對很多需求側企業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的問題,自2020年開始,我們嘗試用場景驅動破除技術與實體經濟的供需對接矛盾。”盧陽說。

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
“兩年來,我們定期發布場景需求,廣泛征集場景解決方案,深入遴選優秀解決方案,將應用場景建設項目化、常態化,我們聯合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搭建的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已注冊企業4857家,發布需求7836個,其中4076個需求被150家服務商接單。”盧陽介紹,線下舉辦的17次場景對接會、場景區市行、入企診斷深度行等一系列活動場場爆滿、層層遞進,供需雙方參與意愿越來越強烈,通過政府搭建專業平臺,實現了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首批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生態伙伴對接會
在這段新賽程上,青島保持了區域場景的領先性和吸引力,以精準的需求側場景,吸引供給能力集聚,歷次線下場景對接會上,從青島本地到膠東五市以及上海、深圳,參會代表紛紛慕名而來,服務商代表不僅有本土平臺企業,深蘭科技、西門子等全國乃至全球的優秀服務商也聞訊而至。
近日,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又發布了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圖譜”,服務商可直觀展示自身服務能力和解決方案,需求企業通過場景圖譜,能夠便捷地了解服務商的商業信譽、技術能力、產品性能、真實案例、部署周期等關鍵信息,可快速、精準、高效地匹配場景需求,找到合作的切入點。
青島早早抓住場景這個新賽道,并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場景打法”——政府開放資源、企業提供技術、用戶參與反饋、平臺運營服務,共同形成方案可推廣、場景可復制、發展可持續的多方共興青島工業互聯網產業路徑。盧陽表示,青島已經開啟了新一輪場景塑造,未來幾年,成效顯著、經驗豐富的“場景打法”仍然是青島突破的關鍵點。
政策賦能“給機會”
“真金白銀”助企發展
近年來,青島立足打造“智造強市”戰略目標,創新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計劃,圍繞“發展產業、服務企業”,注重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構建企業協同創新、賦能發展生態,幫企業解難題、做實事,持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2020年,我們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財政支持重點向場景示范應用傾斜、旗幟鮮明地鼓勵扶持各類平臺發展、對工業互聯網體系全鏈條全方位支持、用資本的力量撬動工業互聯網產業,是該項政策的幾大特點,也是我們引導產業發展的方向。”盧陽說道。

工業互聯網相關扶持政策宣講之市北專場
產業鏈是博弈,而生態則是共贏。因此,政策在設計上是從生態層面去謀劃布局,尋找工業互聯網與產業的結合點,以平臺為貫穿主軸和核心內容,涵蓋標識解析、5G基站等網絡基礎體系和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安全保障體系等,從場景應用、平臺搭建、要素支撐、工作機制等多個維度構建的政策體系。不僅是工業互聯網專項政策,近年來,青島市還出臺了技術改造綜合獎補、軟件產業獎補等惠企政策。政策執行以來,平均每年扶持企業千余家,扶持資金7億余元。

“工業賦能”場景示范項目專家評審現場
鼓勵大企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發展,促進中小企業“觸網”,不僅要以政策引導方向,更要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青島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發起設立100億元規模的工業互聯網基金,重點投向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服務商等,促進資本、技術和項目在青島加快集聚。從過去“給優惠”,轉變為“給機會”和“給舞臺”,從而激發企業、市場的內生動力,真正讓政策養分滋養到工業互聯網領域。
平臺建設持續加碼
打造更立體完善的“一超多專”布局
作為全國的先行者,在工業互聯網這條賽道上,需爆發力更需耐力,而耐力來自平臺能量的日積月累。
在全國首創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卡奧斯蟬聯國家級“雙跨”平臺之首、培育特定領域垂直工業互聯網平臺96個、聯合“國家隊”建設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在平臺建設方面,青島持續加碼,從點到線、從線到面著力打造更立體完善的“一超多專”的宏大布局。

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座談會
工業互聯網平臺可在全生產要素之間建立廣泛的互聯互通,在生態構建層面,平臺可橫向拓寬行業賦能廣度,縱向做實行業升級深度,打通產業生態,在價值共享層面,平臺與平臺之間可相互借力補益,將功能調用變成價值分享,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實現價值倍增,為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健康發展貢獻新路徑。
今年來,工業互聯網在帶動青島工業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尤其是抗疫、防疫期間,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復工復產當中擔綱了重要角色,成為企業維持供應鏈穩定,更好提升市場服務能力,進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工具。今年3月,在青島市疫情多點散發的情況下,卡奧斯智慧應急平臺接到政府需求后,僅用10分鐘配齊所需全部物資,為萊西等區市抗疫復工“保駕護航”;雙星胎聯網平臺通過系統監控,及時為近20000臺物流運輸車提供輪胎的胎溫胎壓異常、輪胎替換等24小時輪胎故障預警服務,保障40萬余條輪胎的安全運轉。

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復工復產”專區
“用好平臺力量,是青島工業互聯網發起新一輪沖鋒的突破路徑。”盧陽介紹,今年我市工業互聯網工作重點聚焦在平臺落地應用與推廣上,以平臺化的手段推動改造,降低改造成本,使更多的資源賦予青島的企業,使青島的企業能夠鏈接更多的資源,實施更加全面、科學、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造,支撐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在數字經濟領域實現爭先進位,躋身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以“工賦模式”為切口,推進全國更多城市向更高層次躍進、以更高質量持續向前,是青島的使命與擔當。盧陽表示,青島將繼續以工業互聯網生態建設為抓手,為島城制造業持續賦能,助力數字經濟蓄勢崛起。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