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山東泰山隊迎來了2022年亞冠聯賽小組賽階段的首場比賽。出自青島“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的藺國玉、金諾、熊琳睿和鄧淳澤攜手躋身首發陣容。這是青島“市長杯”輸送培養的足球小將首次出戰亞冠賽場,而鄧淳澤目前是青島二中的高二學生。在山東泰山隊18日的亞冠聯賽小組賽次輪比賽中,藺國玉和金諾繼續首發出戰,熊琳睿和鄧淳澤均在下半時替補登場。
從城陽走出的足球小子
在4位首秀亞冠賽場的青島 “市長杯”小將中,2000年出生的藺國玉年齡最大,1.90米的他上賽季租借至武漢隊在中超聯賽亮相。藺國玉的小學階段是在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度過的,2008年9月入選校足球隊,2010年入選青島市足協梯隊。2011年,藺國玉第一次參加青島市“市長杯”足球聯賽,他在比賽中表現不俗,帶領球隊獲得小學男子組比賽第四名。在2012年青島市第22屆“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中,由藺國玉坐鎮的后衛線和小李明領銜前鋒線奮力拼搏,他為隊友小李明助攻4球進1球,最終率隊獲得冠軍。
藺國玉
藺國玉在2012年9月進入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讀書,依然是校園綠茵場上的佼佼者,他代表學校參加了第23屆、24屆、25屆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連續三年奪得初中男子組冠軍。而在山東省第23屆運動會足球比賽中,藺國玉和隊友在男子乙組比賽中再創佳績,為青島市奪得了省運會第二名的好成績。2015年初三畢業后,藺國玉進入魯能足校,開始接受專業訓練。他在2019年12月進入魯能一隊,2020年進入中超大名單,2021年租借至武漢卓爾足球俱樂部一年,隨隊出戰了中超聯賽和足協杯比賽。
年齡不大球場經驗不少
金諾
金諾的小學階段是在市北區人民路第二小學度過的,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踢球,曾隨隊獲得過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第七名。初中在青島五十中讀了一年后,金諾在2014年7月進入魯能足校,2017年至2018年在魯能巴西足球基地 “留洋”兩年,回國后進入魯能U19隊。
熊琳睿
熊琳睿的小學階段是在市南區鎮江路小學度過的,他在小學階段接受了來校授課的鯤鵬足球俱樂部教練的專業培訓,曾隨隊獲得過“區長杯”亞軍,也在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中展現了自己的水平。
鄧淳澤的小學階段是在市北區宜陽路小學度過的。2016年4月,鄧淳澤幫助宜陽路小學獲得了第26屆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男子乙組季軍;2016年7月,他參加了青島市校園足球“希望之星”夏令營暨青島市首屆校園足球精英賽,代表市北區獲得第二名; 2017年5月,他參加第27屆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獲得了小學男子乙組第四名;在2017年5月的青島市校園足球俱樂部冠軍杯聯賽中,鄧淳澤和隊友們努力拼搏,最終獲得第五名。
鄧淳澤
鄧淳澤進入青島三十九中市北分校后,球技提升很快,這和學校與合作伙伴青島黃海足球俱樂部的專業指導有很大關系。隨后鄧淳澤邊學習邊踢球,除了跟隨青島三十九中市北分校獲得了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初中男子組第五名外,還幫助山東魯能U15紅隊包攬青超U15組、青少年足協杯U15組冠軍,被視作中國足球的希望之星。2020年中考時,國少球員鄧淳澤作為足球后備人才被青島二中破格錄取,不過他依然沒有放下心愛的足球,作為學生球員在魯能梯隊追逐著自己的綠茵夢,此番能夠出戰亞冠讓他更是興奮不已。
校園足球“青島模式”叫響全國
作為青島的傳統足球賽事,進入第32個賽季的“市長杯”如今已經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校園足球聯賽體系。2015年,青島入選全國首批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從2017年起,根據學校足球競技水平,“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實施甲、乙、丙分級聯賽和升降級制度,擴大了參賽球隊規模。截至2021年底,“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共組織了3694場比賽,1510支球隊的22553名隊員參與其中。具有傳承的賽事和全情投入的孩子,共同讓青島成為校園足球人才培養沃土。
青島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練、以賽促學、以賽育人,建立覆蓋面廣、技戰術水平高、影響力大的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全方位構建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校園足球聯賽體系,全市設“市長杯”,各區(市)組織“區(市)長杯”,各學校有“校長杯”,涉及5人、8人、11人各類賽制,賽程周期基本覆蓋整個學年,實現了校園足球賽事全面化、一體化建設。青島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已連續舉辦32屆,成為青島參與人數最多、競賽水平最高、賽事影響力最大的校園體育聯賽,每年區(市)級、校級足球聯賽超過5500場次,參與學校500余所,參賽人數達1.7萬,有效帶動了校園足球普及提高。在開展校園足球聯賽的同時,青島市結合城市特點和學校實際,積極組織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賽、“誰是球王”比賽、國際邀請賽、改革試驗區邀請賽、“滿天星”訓練營聯誼賽、足球特色學校聯賽、學校社團足球比賽等多類專項賽事,為省、市、區(市)、學校間的比賽、交流搭建平臺。
按照“1+N”推進模式,青島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建設,組建1個國家級總營、4個分營,10個市級訓練營和多個學區級訓練營。依據《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基本要求(試行)》,進行資源整合,加強與足球強國足協、國外頂級足球俱樂部的多層次多方位合作,構建“中西合璧”足球青訓合作模式。引入職業俱樂部、青訓機構優質資源,組建各級別“滿天星”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營,選拔學區級、區(市)級、市級各年齡段最佳陣容,實施每周“兩練一賽”。突破政策瓶頸,建立高水平校園足球運動員交流制度,實施職業俱樂部梯隊與足球強校運動隊共建,推進市隊校辦,創新足球精英培養模式,實現體教深度融合,共享共贏,著力培養高水平智慧球員。《青島市中小學生足球后備人才招收辦法》《青島市中小學生足球后備人才專業選拔測試辦法與標準》自2015年出臺,完善了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足球后備人才招生制度,貫通了足球后備人才成長通道。組織制定高中階段足球后備人才專項培養方案,建立高中階段足球后備人才文化課學習情況監控體系,實現足球技能與文化課學習雙提升。基本形成高中帶初中、初中帶小學的健康發展格局,帶動了青島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普及提高,走在了全國前列。鼓勵高中畢業的校園足球學生運動員報考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和運動訓練、體育教育等專業,打通優秀運動員升學的 “最后一公里”。(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世杰 山東泰山俱樂部供圖)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