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2月4月20日8版
道路治理:牽住“治堵”牛鼻子
交通擁堵是典型的城市病,直接影響著市民的生活品質。打通交通堵點,讓出行更加快捷方便,是市民的共同心愿。
道路是交通活動的基礎。交通擁堵問題與城市道路設施建設不足、路網運轉不暢有著密切的關系。牽牛要牽牛鼻子。為實現以道路設施提升破解交通擁堵問題,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強路網建設,陸續開工了一系列道路整治項目。盡管初衷都是便民、利民,這些項目實施效果卻不盡相同,有的工程讓市民連連點贊,有的工程卻給市民添了堵。
此前,不少網友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咨詢嶗山區新興路改造工程相關問題。這條雙向兩車道的城市支路之所以如此受到市民關注,是因其位于李滄區和嶗山區交界區域,是漢川路重要的分流通道。由于該道路北側緊貼山體,不時有泥沙滾落地面,致使道路坑洼不平,車輛通行不便,加重了漢川路、科苑緯四路路口的擁堵狀況。
新興路現狀
為了盡快回應民聲,嶗山區城市管理局迅速入手、加快進度,將道路整治工程完工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個多月。記者了解到,盡管整治路段僅有800多米,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新興路通車后,不少從李滄區東部前往嶗山區的車輛選擇在此繞行,漢川路、科苑緯四路路口交通擁堵得以緩解,不少市民的上下班通勤時間也明顯縮短,過往司機們對這樣的治堵效果豎起了大拇指。
高效治堵來自基層的真抓實干。記者回訪得知,接到平臺轉辦的這條群眾咨詢后,嶗山區城市管理局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提前入手、周密謀劃、壓茬推進。不僅能通過日常巡查提前掌握道路設施損壞情況,及時周密制定道路整治方案,面對市民咨詢時合理調整工期,更能科學調研、有序組織、環環推進,確保了道路盡早暢通。
不同于新興路整治的緊鑼密鼓,我市部分道路在整治時,由于工程進展緩慢,治堵工程拖成了市民的心頭堵,備受百姓詬病。4月5日,網友UMVrIi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留言,反映李滄區中南世紀城小區一期和五期北側道路施工拖拖拉拉,去年12月至今,停工已有四個多月,施工現場凌亂,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問題。李滄區城市管理局回復,因現場電力線桿暫未遷改,道路打通工程僅完成部分路段底層瀝青攤鋪,待電力線桿入地后將進行后續施工,預計今年年底道路實現主線通車。
中南世紀城一期、五期北側道路現狀
回復中有關停工的具體原因和完工的明確時間已足夠清晰,但依然未獲得投訴網友的認可。網友UMVrIi告訴記者,中南世紀城小區2012年起陸續交付,因為片區車多路少,循環不暢,加之路側違法停車問題突出,交通擁堵尤其嚴重,早晚高峰時段,小區居民經常要在家門口堵上十多分鐘。小區北側道路去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后,小區居民格外關注,然而拖沓的施工讓他們很失望。“電線桿立在地上好多年了,完全可以早遷改,讓這么一個老問題‘絆住’了修路,影響了治堵,真不應該。”網友UMVrIi如是說。
治堵關乎民生福祉。以治堵為出發點的道路整治工作,既要聚焦工程,更要關注民聲。工程開工前,建設、施工單位要周密謀劃、提前部署,把準備工作做細做實,一方面要系統梳理工程難點,科學合理安排工期,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周邊居民需求,盡最大可能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以細致的工作獲取群眾的支持。施工中,要精細化推進,遭遇突發問題時要想方設法解決,抓緊時間與相關部門協調,切不可心存等靠思想,將問題“一放了之”。
道路通,百業興。當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作為攻堅的重點內容,治理交通擁堵無疑是為城市“舒筋活血”的有效手段。未來,想要構建起“快速成網、節點立體、主干完善、次支貫通”的市政路網體系,持續消除市民出行堵點和痛點,相關部門必須攜起手來,積極行動,做好“解堵”這項民生題、民心題,讓市民出行更便利,心情更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