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外慧中,農村薄弱幼兒園迎接“華麗蛻變”
市辦實事“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50所”穩步推進,改善硬件同時,完善保障機制、提升師資等軟件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1日訊 “等幼兒園改造好了,孩子就可以在園里吃飯午睡了,這可給家長解決大問題啦!”“以后幼兒園就有閱覽室、科學室了,教育質量就更好了!”近期,平度市大澤山鎮中心幼兒園的家長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莫過于幼兒園的改造計劃。
今年,“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50所”被納入市辦實事,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面啟動。據了解,平度市將在本月完成相關項目立項,萊西市也將在本月完成項目預算績效評審,為招標做好準備。按計劃,50所農村薄弱園改造項目將在暑假期間集中施工,爭取暑期完工。等到金秋開學,孩子們就有望擁有一所“面貌一新”的幼兒園了。
農村薄弱園走向“省示范”
作為青島市示范幼兒園,平度市大澤山鎮中心幼兒園的辦園質量在當地有口皆碑,然而,薄弱的硬件讓幼兒園的發展大受制約,目前132個在園幼兒“蝸居”在4間50多平方米的教室中。
大澤山鎮中心幼兒園幼兒園園長彭鴿告訴觀海新聞記者,園所是利用大澤山小學舊校舍改造而成的,共有3幢平房,其中最“老”的北排房屋建于1960年左右,為土胚墻體,老化嚴重,多處部位存在豎向開裂情況。2020年8月,經第三方檢測機構鑒定,北排房屋存在安全隱患,不能再使用。原先,北排房屋設有教室、食堂、早教活動室、辦公室等場所,承載著重要“使命”,然而變成“危房”之后,幼兒和教職工不得不全部撤出。原有的6個班級合并為4個,幼兒們“擠”在南排房屋中。不僅教室受限,像圖書閱覽室、科學發現室、衛生保健室等常規場所,在這所幼兒園里也是“奢望”。此外,午餐午睡也是家長們極為關切的問題。大澤山鎮中心幼兒園主要服務對象是周邊7個村莊的適齡兒童,很多孩子住得比較偏遠,但該園只能解決80多個孩子的午餐午睡問題,離家相對近一些的孩子雖然也有需求,但不得不被“勸退”。
如今,上述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根據改造計劃,北排房屋將重建為二層樓房,辦園規模將重新擴為6個班級,并且每間教室的面積可以擴大到92平方米,圖書閱覽室、科學發現室、多媒體教室、衛生保健室、晨檢室等都將建設起來,中午可以容納所有幼兒在園就餐和午睡,提升辦園質量的同時,解決家長“急難愁盼”的問題。待改造一新之后,大澤山鎮中心幼兒園還可以爭創省級示范園,實現新的“飛躍”。

大澤山鎮中心幼兒園的改造只是一個縮影。按照計劃,2022-2024年,我市將針對硬件設施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150所,今年的50所幼兒園改造內容根據幼兒園辦園的實際需求,按照“安全優先、條件改善”的原則確定,實施“一園一案”,不搞一刀切。根據我市前期調研情況,今年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園舍加固維修、老舊裝修更新、盥洗室和廁所建設、食堂改造、活動場地改造等,具體如墻體加固、倒壟換瓦、衛生間改造、更換吊頂和門窗、屋面防水、水電線路改造、消防安全設施改造、監控及網絡改造、墻面粉刷、地面鋪裝、沙水池場地改造等。

村里經濟好了,教育也要跟上
說到底,農村薄弱園的改造是為了提升我市學前教育整體質量、縮小城鄉差距。
目前,我市農村幼兒園的軟硬件條件與城區幼兒園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別在硬件方面,部分農村薄弱園出現一些急需維修改造的問題,但與此同時,農村薄弱園維修改造又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根據改造計劃,市教育局、市財政局使用中央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轉移支付資金對平度市、萊西市改造項目給予50%的支持,2022年市級共投入改造資金883萬元,目前資金指標已經下達兩市。
對于未來發展,被列入改造名單的幼兒園充滿了期待。始建于1983年的平度市崔家集鎮張家坊幼兒園,聚集了附近幾個村的120余名幼兒,雖然園舍的墻體上繪制著各種卡通畫,但還是能看出上世紀八十年代老中學校舍的影子。園舍設施陳舊,教室窄小。等到改造完成后,張家坊幼兒園將迎來“華麗變身”,孩子們將在更加安全、舒適、自由的空間里學習和生活,幼兒園將真正變成孩子們的樂園。
張家坊幼兒園園長李圣杰告訴記者,近年來崔家集鎮特色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迅速,建起了一些新的工業園、產業園,不但返鄉就業創業的人多了,還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來打工安家。“村里經濟發展好了,家長們對教育的期待也更高了。”他說,把幼兒園建設好,讓農村幼兒享受家門口的優質教育,這是家長們共同的期盼,只有解決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學前教育才能更好地為鄉村振興服務。
硬件改善了,軟件也要上水平
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軟件改善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實際上,很多時候,硬件與軟件是相互支撐的。創建于1986年的平度市田莊鎮張舍中心幼兒園有約220名幼兒,是全鎮學生人數最多的幼兒園,該園還獲得了“青島市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先進單位”“青島市優秀家庭教育輔導站”等榮譽稱號,然而薄弱的硬件條件制約了軟件的發展。園長劉青芝告訴記者:“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提升辦園質量,也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有些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感到幼兒園硬件條件比較薄弱,工作積極性也受到影響。等到我們的硬件得到優化之后,幼兒園將對年輕教師就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幼兒們也將享受到更好的學前教育。”
除了硬件改善,我市也在同步推進保障機制完善和軟件提升。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農村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教師工資待遇等保障。目前,包括農村公辦園在內,我市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全部達到了1000元/年,這筆經費主要用于改善幼兒園的辦園條件,確保幼兒園的運行和發展。教師工資待遇方面,我市將持續推進非編制教師工資“雙80%”,即工資達到編制教師的80%,所需資金80%列入財政預算,同時為教師繳納“五險一金”。
近年來,我市還積極推進聯盟辦園改革,充分發揮優質幼兒園的示范帶動作用,推進“鎮街中心園+村辦園”“城區優質園+農村園”等不同類型的聯盟辦園模式。比如“鎮街中心園+村辦園”模式,由鎮街中心園對村辦園實施經費保障、師資調配、設備配備、保教管理、師資培訓和考核評估一體化管理,為村辦園特別是小規模村辦園的規范管理和質量提升提供穩定保障,推動農村學前教育區域均衡。按照聯盟辦園“六個一”的要求,各聯盟園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聯盟園園長會議研討、一次聯盟園辦園成果展示、一次聯盟園聯合教研活動、一次聯盟辦園課題研究活動、一次主體園到各聯盟園現場指導、一次主體園對聯盟園的開放活動,通過這些工作,有效地將優質的課程、師資、管理資源覆蓋到農村園,實現農村園保教質量的提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