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未滿一年的青島澳門路小學已然書香彌漫。每天提著“選書袋”借書讀書、上下學,不僅是每個孩子的閱讀儀式,更成為每個孩子的習慣與熱愛。聽聞要轉成線上教學,老師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班級“澳貝讀寫坊”中的圖書分類打包,十本一包發到每個學生手上。節假日發給家長的公開信中,“閱讀”二字總是高頻詞、關鍵詞……
在青島澳門路小學校長徐學紅看來,閱讀給人帶來自信和力量,就像毛姆所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對于個人成長的意義舉足輕重,“我們選擇永遠與書站在一起,讓書香寵愛孩子的一生。”
“四月至味是書香”
在學生們《春夜喜雨》的誦讀聲中,裝扮成杜甫的語文老師走了過來。“您真的是杜甫嗎?”“是啊,這首詩就是我寫的。”“您為什么喜歡春雨啊?”“因為春雨貴似油,因為春雨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您那時候也追星嗎?”“我也是追星族,我追的星是詩仙李白。我給大家講講我和李白的故事……”
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發生在青島澳門路小學的課堂上。自4月1日正式開啟讀書月以來,創意十足的閱讀活動層層推進,校園書香愈發濃郁。在“您好,漢字朋友!”“您好,字典先生!”的“問候”活動中,孩子們看拼音寫漢字、看圖片寫漢字、走近古詩花園,與“漢字朋友”來了一次親密接觸。一聲聲問候中,孩子們與舊友相逢,友情倍增。
“誰和誰好”的主題詩創作,以“寫詩”促“讀詩”,不僅喚醒了孩子們創作潛能的種子,還讓孩子們積極融入生活、觀察生活。“魚兒和湖水好,魚兒水中游,湖水抱魚笑。”“白云和風好,風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這些不做作的“淺語”寫滿了純真和稚趣,也寫出了孩子們對生活的感知。而在“澳貝們的朗讀之夜”中,孩子們依著美麗的夜色,遠離喧囂,圍桌而坐一起讀書。“這與白天上閱讀課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之前不怎么愛閱讀的孩子,這次卻盛裝出席,大聲朗讀的樣子讓人十分感動!”孩子們的成長讓校長和老師們不止一次地發出驚呼。
“讓童年迷戀上書”
在徐學紅眼中,閱讀策略尤為重要,老師要為學生搭建支架,激發閱讀的興趣,進而培養閱讀習慣。“很多人認為一年級的孩子不會寫,不適合讀較為深奧的詩詞。其實只要策略得當,就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讀書月的“我是偵探”活動,策略滿滿。“偷偷看一眼”、“推斷想象”、“邊想邊畫”、“邊畫邊說”都是老師們精心設計的閱讀策略。“一般情況下,老師說‘看一下繪本的封面和封底’,效果可能不佳,但如果老師說‘我們偷偷看一眼’,就會調動孩子的好奇心,他們會馬上使勁兒看。”“我們引導孩子邊想邊畫、邊畫邊說,寫得好不好不重要,也許只有寥寥數字,但寫出來就是成功。要先把孩子‘啟動’起來。”
畫在紙上的“小書架”也是引導學生閱讀的策略。學生讀完一本繪本,就可以在自己的“小書架”上畫上這本書。“很多學生比著讀,你的書架多了一本,我也要多讀一本。”“讀著讀著,畫著畫著,孩子們就迷戀上了閱讀。這樣童年就迷戀上了閱讀,每本書墊起了孩子們成長的高度。”
這樣的閱讀策略還有很多。比如,“五指策略法”可以引導孩子講出繪本故事里的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再比如,入學禮包里的小沙漏也已成為培養學生閱讀專注力的重要策略。“沙漏漏完用時10分鐘,一開始孩子們可以隨著沙漏讀10分鐘,隨后可以延長到20分鐘,現在我們引導孩子們持續閱讀30分鐘。”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
“閱讀是一個綜合教育的過程,集文學性、趣味性、審美性、教育性為一體。閱讀會引導孩子們慢慢地從實然的生活走向應然的生活。”徐學紅介紹,在青島澳門路小學,閱讀是一項持續推進的常態性工程,“閱讀應該像呼吸一樣重要。”
除了晨誦,孩子們每周兩節的閱讀課雷打不動。在閱讀課上,老師每周教會學生一種閱讀策略,培養學生的專注力、思考力、意志力,引導學生從淺讀走向深讀,在點點滴滴的日積月累中,提升綜合素養,進而浸潤心靈,建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學校每一間教室也都是一間開放式的小型圖書館。孩子們可以提著自己的“選書袋”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選書袋”隨身攜帶,孩子們就可以提著“熱愛”回家,提著“世界”回家。
每一位教師也需要閱讀。除了日常閱讀之外,老師們在每周三下午都會進行至少一個小時的讀書研讀活動。“對于學校來說,師生的‘閱力’,就是學校智慧的來源,就是學校氣質和精神的體現。新建學校尤其需要通過閱讀來營建共同的價值觀,從而塑造學校的精神與文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敏敏)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