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4日訊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管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島海關等部門通報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情況。觀海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以爭創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為目標,主動將知識產權工作嵌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全市每萬人口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馳名商標總量等均居全省首位,為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據悉,青島市“十四五”規劃首次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明確到2025年要達到20件。

發明專利擁有量突出“高價值”
“我市突出知識產權質量導向,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創造積極性顯著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善武介紹,2021年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1.02萬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72萬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6.82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895件,各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在第22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我市共獲3項金獎、17項優秀獎,列副省級城市第二位。除了專利創造量質齊升,商標培育成效顯著。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效注冊商標39.15萬件,每百戶企業擁有注冊商標53.7件;馳名商標總量達152件,列全省第一位;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有效量達到4939件,居全國前列。
青島致力于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打造創新生態體系。在主導產業領域面向海爾、海信等大型企業,遴選18項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組合(專利池),引導高價值專利組合精準布局和高效運營。12家單位被認定為2021年度省高價值專利培育單位,9家單位被認定為省專利技術轉移轉化專項計劃試點單位。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2家、優勢企業107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當前,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中,把“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調整為“每萬人口有效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作為創新驅動的三大指標之一,突出“高價值”,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維持年限、海外授權和轉化實施導向。青島市“十四五”規劃首次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提出到2025年要達到20件的預期目標。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楊愛民表示,我市將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提高專利創造質量,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高價值發明創造的扶持力度,最新印發的《知識產權補助資金使用管理實施規程》,重點突出引導優勢產業和骨干龍頭企業構建關鍵核心技術專利組合,聚焦我市智慧家居、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對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專利導航,引導推進高價值發明專利保持持續增長,提升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著力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實施專利轉移專項計劃,提升高校院所、國有企業專利轉化動力,推進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青島模式”做強做大。
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對知識產權,我市實施“嚴保護”,構建“大保護”格局,努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市市場監管局開展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和“鐵拳”執法行動。2021年,全系統共立案查處知識產權類違法行為533件,案值366.67萬元,罰沒款433.07萬元;獲批開展省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試點建設,2021年共處理專利糾紛案件99件。在近幾年開展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我市都被評為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的全國標桿城市。
知識產權保護涉及部門眾多,我市發揮好各級知識產權工作議事協調機構的作用,加強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區市打擊侵權假冒相關部門協同聯動。
全市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職能。2021年,青島市轄區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5253件,審結5363件。青島知識產權法庭受理各類案件1696件,審結1497件,其中技術類案件受理853件,審結755件。“我們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激勵創新創造、維護公平競爭、促進文化繁榮的重要作用,積極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煥亭表示,將加大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發揮青島地緣優勢,審理好涉外知識產權案件,積極優化半島營商環境;深化跨域巡回審判及司法行政協作,助力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完善“3D證據管理系統”,探索符合知識產權案件特點的互聯網審判新模式,打造知識產權智慧審判 “青島經驗”。
我市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版權相關產業體系,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力促科技創新賦能版權保護、加強作品版權登記、加速版權產業發展、開展版權示范創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舉措,推動版權產業健康發展。2021年以來,全市辦理作品版權登記達8000余件。在版權保護上,我市依法開展涉嫌侵權投訴案件調查,2021年查辦版權行政處罰案件43件,成功調解版權侵權糾紛17起,達成調解協議1200余萬元,有效規范了版權秩序。
青島海關作為知識產權邊境保護的執法部門,近年來通過部署開展重點領域專項執法、深化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專項治理、加強風險分析研判等措施,持續加大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力度,2021年共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扣留措施1908批次,扣留侵權貨物58.6萬件,同比2020年分別增長21.3%和11.6%。“從近幾年我們查發的侵權案件來看,出口環節侵犯商標權的案件占比較大,涉及專利權、著作權的比例有所上升;查獲的侵權貨物主要涉及紡織品、服裝鞋帽和汽車配件。”青島海關二級巡視員劉元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