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4日訊 玉蘭綻放,牡丹含苞,“4.23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在青島市美術館紅墻內外開啟最美模式的時節,美術館三進式院落中隱匿的一處山墻也打開了別致的花窗,開啟一個全新的空間。由青島市美術館和青島市圖書館共同打造的青島市圖書館首個“分館”,今天下午落戶市美術館,以藝術類圖書為主要內容,在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上,共同開放一處集閱讀、分享、美育普及推廣于一體的新型公共文化閱讀空間,并以跨界融合的創新方式,推動青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向專業化、個性化和精準化邁進。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島市圖書館美術分館”的建成,是市圖書館和市美術館積極探索“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新理念,通過實現區域間、機構間、行業間的跨界合作,拓展公共文化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嘗試。圖書館和美術館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場館,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就是要滿足大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兩大場館共創融合平臺,推動了公共閱讀服務向專業化、個性化、多層次的精準服務邁進,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延伸,同時也創造出形式多樣的藝術普及、美育分享方式,為全國公共文化融合發展樹立樣本。
據了解,首批共有近千種1100冊美術專業書刊“入駐”“青島市圖書館美術分館”,市民和游客還可通過現場掃描二維碼閱讀數十種電子書,所有圖書都將定期更換。接下來,市圖書館還將增加相關終端設施,與美術館共享圖書館的海量數字資源。兩館還將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拓寬文旅發展空間。
另外,據介紹,“青島市圖書館美術分館”的成立,不僅僅是簡單物理閱讀空間的建立,還是青島市圖書館與青島市美術館在閱讀方面開展合作的一個嶄新平臺。雙方將圍繞美術開展豐富多彩的推廣活動,不但可以為愛好美術的讀者提供一個專業化的閱讀場所,還可以為參觀展覽的觀眾增加一個進一步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藝研討的空間,對提升美術展覽效果和市民藝術鑒賞能力均產生積極影響。雙方將共同努力,使之成為市民、游客進行休閑娛樂、學習交流和文旅融合的新陣地。

今天下午的揭牌儀式結束后,觀海新聞記者還前往羅馬廳三樓體驗了美術館試運營的AR導覽,這一仍在改進和完善的導覽裝備,將為公眾提供可視化的導覽體驗,戴上“眼鏡”,藝術品和藝術家的背景與資料通過音頻、視頻、虛擬現實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沉浸式傳遞給游客,讓靜態的藝術“活”起來,讓觀眾在美術館濃厚的藝術底蘊與科技的交融中體驗全新的互動參觀方式,市美術館正在嘗試從館藏版畫入手,探索通過多媒體解說的方式讓觀眾了解作品,打造更具趣味性的沉浸式觀展體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文/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