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城區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是市黨代會、兩會期間的高熱度話題,作為市區兩級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重點工程,青島里院建筑最集中、面積最大的街區——四方路歷史街區,將以“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強勢回歸,將于4月28日正式對外推介。當天,“穿越時光 青島鮑藏”主題活動開展,青島市歷史城區(市北)項目開工儀式也將同步舉行。

大鮑島將以另一種姿態重回公眾視線——通過回溯百年青島,喚醒城市記憶,塑造島城全新的文化客廳與歷史城區地標。
路徑:多維度解構,連接歷史和未來
大鮑島是青島最早的商業中心,是青島繁榮商貿業的“搖籃”,亦譜寫了“初代青島人”130年的創業歷史。
“密密匝匝全是人,動靜(叫賣聲)影(吵)得慌?!痹诶锨鄭u人的記憶里,舊時的大鮑島煙火氣十足。而大鮑島的回歸,首先就是這一“市井生活”的回歸。
“極具包容度的超級復合體”,這是新派里院生活體驗示范區的內核。在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招商計劃書上,記者看到,“宜游”的元素滿滿——針對青年客群的新業態,如脫口秀、相聲等文化藝術,潮流品牌、設計師品牌等文創零售,青島老字號、特色餐飲等餐飲集群,次文化、小眾文化體驗、夜游等休閑娛樂都被囊括其中。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常規的文旅度假項目商業業態構成及所占比例均類似,如文創零售占30%-40%,餐飲美食占40%-50%,休閑娛樂占15%-20%,主題及功能業態場景占比較少。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卻另辟蹊徑,將主題及功能業態場景作為項目差異化的核心,從而衍生出這一區域業態布局的出發點——全方位沉浸式場景體驗、多維度輕度假消費需求。
去年12月18日,融合浸沒式戲劇、劇本殺、音樂劇、互動近景魔術、創意藝術裝置、數字光影等多種娛樂形式的原創文化IP——《無晝之夜》在百年里院上演,不僅打破傳統觀演模式,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同時也賦予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更具時代特色、新銳先鋒的時尚藝術氣息。
這也是歷史城區在“夜游業態”上發出的一個信號!未來,這里的夜游將從以餐飲、酒吧等為代表的傳統領域擴展到體驗、文化、演藝等多元化領域,夜食、夜購、夜娛、夜讀、夜宿等都將成為主打,增強市民和游客體驗式、沉浸式、互動性的夜游體驗。
同時,規劃對“串里串院”傳統的延續設計,也是該項目的“核心賣點”。
吃過晚飯,鄰居們圍在一起談天說地,孩子走街串巷嬉鬧,這種場景老青島人最熟悉不過。其實,“串里文化”是過去里院生活互動融樂的交往狀態,而一座城市的人情味就在于它的市井百態。利用里院建筑的資源優勢,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環境維度的優化,對非公共空間進行生活維度的提升,讓“串里串院”成為可能,這不僅是對里院建筑空間更新的一次嘗試,也是街區活力重塑的砝碼。
在規劃圖中,記者看到了項目團隊對這一空間的“二次解構”——膠州路將片區分割成北片和南片,除了傳統的商業動線外,兩個片區還分別就地塊肌理和建筑風格做了獵奇趣味動線設計,比如北片區“一字型”動線,約350米,長度較為合適,不易產生疲勞感;南片區“回字型”動線約為580米,較易形成“逛老街”氛圍。同時,在博山路芝罘路路段各增加一條主動線,實現南北區的人流互動。
據介紹,目前,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可主導和利用的空間共有18里79院,后期將根據每個單體里院建筑進行定制化的商業功能配置,形成半開放式里院,達到里院空間與游客之間共享化,既是消費空間,也是游逛空間。
期待:主客共享、近悅遠來
其實,不少城市的歷史城區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尷尬的現象:游客爆棚,本地人卻很少光顧。為了打破“把歷史城區的復興寄托在游客身上”這一慣性思維,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將以“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為核心目標規劃城市文化空間——初期以本地客群為主,中遠期主客共享,通過文旅融合、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等資源的注入,在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中尋求租金坪效及社會效益的平衡點,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文化休閑街區。
如今,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的更新已頗具成效,截至目前,已引入重點項目近30個,包括公共藝術展研中心、里院博物館等文化體驗類項目4個,國貨青島、朵拉古著店等創意零售類項目11個,帝力氏產學平臺等特色餐飲類項目4個,青島啤酒1903MIX、荷田水鋪網紅類項目2個,部分商戶已經完成裝修開始試運營。
除了招商工作外,街區景觀和氛圍的打造也在同步進行。據青島市北建投集團歷史片區項目工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街區的亮化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將借鑒國內歷史城區更新改造等優秀案例,引入光影步道等亮化元素,再通過觀賞綠植、創意雨篷、店招等景觀小品,休息座椅、便民設施及游樂空間等城市家具設置,打造一步一景式的觀光帶。其中,海泊路將借助現有建筑風格,營造青島老街區氛圍感,打造網紅打卡點;易州路工業文創氣息豐富,將注入新潮設計理念,營造一個放松和治愈空間。另外,街區還著手構建智能化體系,打造數字化商街,以期通過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支持,使市民和游客可以通過小程序體驗特色街區,打卡個性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