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10:00,上海舉行疫情防控工作第168場新聞發布會,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舒慶介紹了公安機關依法打擊各類涉疫違法犯罪,努力守護市民的“錢袋子”“菜籃子”安全的情況。
舒慶介紹,疫情以來,公安機關緊盯違法犯罪新動向、新手法,強化研判、主動出擊,“零容忍”打擊團購詐騙、哄抬物價、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目前,已查處各類涉疫案件近700起,行政處罰近600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近100人。
針對市民群眾反映部分發放的保障物資和社區團購的物資,存在以次充好、質量低劣甚至食品變質、產品過期等問題,公安機關聞警即動,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迅速開展核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和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以及有毒、有害食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先后快速偵破了4起銷售劣質豬肉案件,及時阻斷了一批劣質豬肉流入市場。
舒慶表示,我們也衷心希望廣大市民積極提供犯罪線索,公安機關將認真核查每一條線索,一查到底,狠狠打擊昧著良心賺“黑心錢”的不法分子。
針對群眾反映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封控期間市民購物不便,以“社區團購、代購跑腿”等名義實施詐騙,公安機關迅速偵破了10余起此類案件,并及時將被騙錢款返還給被害人。
針對疫情期間市民長期居家、遭遇電信網絡詐騙風險增加的情況,綜合利用社交網絡、新媒體平臺等渠道開展反詐宣傳,提醒市民防范假冒電商客服退款、謊稱發放疫情補貼、新冠疫苗投資理財等新類型詐騙,為群眾挽回損失3500余萬元。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