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0日訊 明天就是國慶節和中秋節,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刻,有一種人也沒有閑著,騙子利用這個機會設計了新騙局,有人差一點就上當受騙。
9月29日,青島西海岸新區某學校的王老師收到一條申請加微信好友的信息,對方稱是學校的“李校長”,頭像就是李校長的照片。王老師通過了對方的申請之后,“李校長”和王老師閑聊起來?!袄钚iL”對王老師噓寒問暖,過了一會,“李校長”發微信讓王老師次日上午9點到他辦公室一趟,并讓他去之前發微信。
9月30日上午8點多鐘,“李校長”主動發微信給王老師說“早上好”,王老師就問他現在去辦公室是否方便,“李校長”卻說來了領導,讓王老師等信息。大約40分鐘后,“李校長”發微信給王老師說,要給兩位“領導”封紅包送禮,由于收現金不方便,“領導”私底下提供了賬號,讓王老師幫忙轉賬8萬8 。
王老師早就越聊越覺得不對勁,他假裝答應“李校長”,讓對方提供賬號,“李校長”發完賬號之后很著急,催問大概多久安排好,王老師說在“去轉賬”的路上,實際上是在去派出所報案的路上,同時將情況匯報給學校辦公室,經過進一步核實,真正的李校長根本就沒有加王老師微信,“李校長”果然是個“李鬼”——騙子。王老師趕到派出所報案的時候,“李校長”還在不停催問是否辦好,并讓王老師截圖給他。學校也通過工作微信群發布信息,提醒其他人員注意防范。
騙局分析
冒充領導身份進行詐騙的案例屢見不鮮,此類騙局中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的信息,通過加微信好友或發短信的方式行騙。其迷惑人之處在于微信的頭像是“領導的照片”,這讓受害人往往不假思索地就通過了。騙子在聊天中往往主動提出幫助受害人解決困難,對話中暗藏“貓膩”,釋放出朦朧信號,讓受害人對個人及事業的未來發展浮想聯翩。取得受害人信任后,“領導”便提出有困難需要資金周轉、轉賬不方便出面等理由讓受害人轉賬匯款。
警方提醒
1、涉及轉賬、匯款等,務必通過電話等途徑核實對方真實身份。
2、交流中,如果不想太冒昧的質疑對方,可以委婉詢問對方一些問題,比如單位的人或事,核實對方身份。
3、嚴格遵守請示匯報制度,養成多了解、多核實、多匯報的工作作風。
4、注意保護個人及單位信息,以防被騙子掌握從而實施精準詐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通訊員 齊林新)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