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更暢通 “三橫”架起城市坦途
遼陽路、跨海大橋二期等高架項目陸續迎來新消息
又架上了一塊橋面、隔聲屏開始安裝了、橋面開始美化了……站在位于永吉路的停車場前,郝清波細數著面前杭鞍高架二期 (南京路——福州路)交通結建工程的進展。路網是支撐城市運行的“動脈”,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快速路搭建起城市框架,縮短了市民的通勤時間。去年以來,我市加速編織持續完善快速路網體系,遼陽路、跨海大橋二期等高架項目陸續迎來新進展,車輪上的青島“縮短”了城市空間。

紹興路往東橋墩已建成,部分橋面也已經吊裝完畢。徐常青 攝
每天上班都多了一件“心事”
今年57歲的郝清波,是212路頭班車駕駛員,每天清晨5時30分準時駕車從永吉路發往市場三路。自從杭鞍高架二期(南京路——福州路)交通結建工程施工以來,每天上班前,郝清波都多了一件“心事”:看看工程有什么進展。由于是高架,鋪設橋面等作業時要考慮安全等因素,因此施工方都選擇在深夜11時至次日凌晨4時左右的時間段施工。“這個時間段施工,路面車輛較少,可以封路保證安全。 ”郝清波上班路過,都會留意施工進展情況。

郝清波
“作為市區東西向主干道,遼陽路段的車流量很大,早晚高峰經常出現擁堵情況。 ”郝清波在212路開了19年車,每天駕車往返,對沿線情況異常熟悉。他告訴記者,杭鞍高架二期(南京路——福州路)交通結建工程未開始前,遼陽路的南京路至福州路段,就經常出現擁堵情況,尤其是遼陽路與南京路路口。工程開工后,雖然占據了部分車道,導致道路變窄出現擁堵,但和以前相比,郝清波覺得如今擁堵也高興。
“因為占據路面,這幾天平均一趟就要比往常晚半小時。 ”郝清波昨日跑完三圈已是上午11時40分了,比往常晚了一個多小時。 “看著橋面陸續被吊裝上去,工程很快就可以完工,以后道路就順暢了。 ”郝清波感嘆,營運時按要求不能上快速路,但休息時間,他還是深刻體會到快速路在通行方面的優勢:郝清波的母親,住在南海路武昌路附近,從他位于福州北路的家中前往看望,郝清波習慣性選擇杭鞍高架、新冠高架和膠寧高架,此舉可避開沿途擁堵地點和沿線紅綠燈。即使是開公交車,郝清波也體驗過快速路的優勢。 212路是全國時間最久的高考專線車,而他開了19年。每年高考,郝清波都會開著專線車送考生前往考點,有幾次為了避開堵點,帶路交警都直接領著他將車開上膠寧高架,給考生留下了充足迎考時間。
年底前將實現主線通車
29日下午,記者來到杭鞍高架二期(南京路——福州路)交通結建工程現場看見,沿著遼陽路往東,沿途早已豎起了一個個承臺,紹興路往東橋面也已經吊裝完畢,幾名工人正在抓緊做好橋面清理工作。站在永吉路往西看去,宛如一條巨龍橫臥在遼陽路上。南京路往西的遼陽路段,承臺都披上了“外衣”,等待著迎接橋面吊裝。橋底,各類圍擋將橋墩徹底圍了起來。
目前,南京路路口主橋樁基及承臺等環節的施工正在按計劃推進。有關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分解施工任務,增加人員機械的投入,確保在5月底前完成所有的墩柱及橋梁頂升工作。全部施工工點采取封閉施工,同時,統籌解決人員、資金、材料等困難,確保建設工程正常推進。
杭鞍高架路二期(南京路——福州路段)工程于2021年2月動工。該工程自西向東自撫順路路口頂升杭鞍高架路兩聯高架橋,新建雙向六車道高架橋上跨南京路、吳興路、紹興路路口后落地,以地面快速路形式接入福州路——遼陽路立交,全長約2.3公里左右。橋下設置雙向六車道地面輔路,渠化橫向相交路口,實現快速路全線通行能力的匹配。同步實施南京路西側上下橋匝道及傍寬橋梁,新建匝道長約275米,北側匝道傍寬主橋橋梁長約193米,南側匝道傍寬主橋橋梁長約158米,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市區快速路網連通性,緩解擁堵問題。按照計劃,該工程今年年底將實現通車。
連劃“兩橫”架起城市坦途
緊鄰該工程不遠,遼陽路快速路(福州路——海爾路段)工程已正式開鉆,多臺旋挖鉆機正在洪山坡段作業。杭鞍高架路二期和遼陽路快速路 (福州路——海爾路段)建成后,城市東西主干道成為完整的“一橫”。通車后,將與杭鞍高架路、環灣路等有效銜接,組成青島東岸主城區重要的快速路網,為城市交通“舒筋活血”。
路網是支撐城市運行的“動脈”,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快速路搭建起城市框架,縮短了市民的通勤時間。島城獨特地形決定了城市發展格局,此前東西向只有一條膠寧高架,杭鞍高架在南京路落地無法串聯起城市東西兩端,跨海大橋高架作為城市東西兩端的另“一橫”,因為二期項目沒有貫通,也極大制約了其效能發揮。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啟動以來,我市加速編織持續完善快速路網體系。
近日,跨海大橋高架二期項目迎來了新進展:僅用5天完成全過程造價咨詢采購。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西起海爾路立交預留段,東至青銀高速,全長約1.6公里,主線設置雙向6車道,總投資約17.9億元,是膠州灣大橋向青島主城區的延續,通車后將實現快速路網體系與高速公路路網的快速銜接,進一步暢通城市的外向通道,對于提升周邊區域交通便利程度作用巨大。
跨海大橋高架路一期西起膠州灣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沿李村河、張村河向東蜿蜒7.6公里至海爾路立交橋。自2011年主橋建成通車以來,大大方便了人們驅車來往膠州灣大橋、主城區、紅島及西海岸新區等,尤其是去年李村河立交匝道開通后,實現了環灣路和跨海大橋高架路互通,有效提升環灣路南北至嶗山方向和嶗山至環灣路南方向交通便利程度,改善市民出行條件,緩解道路交通壓力。
隨著跨海大橋高架二期項目的推進,島城東西向快速路第“三橫”將進一步便利城市東西兩地居民出行,承擔城市東西出行“主動脈”功能。(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徐美中)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