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0日訊 一方天地,演繹中華上下五千年;一顰一笑,生旦凈丑皆可妝。9月30日,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中共青島市委教育工委主辦,青島演藝集團承辦的2020年青島市“京劇進校園”活動在北京路小學熱鬧登場。學校五、六年級全體師生、部分家長共同欣賞了來自青島市京劇院表演藝術家們惟妙惟肖的京劇演繹。

在演出開始前,北京路小學老校友、原團中央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社總編輯王懷倜,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為孩子們講述了自己與母校的難忘瞬間。年已八旬的王懷倜老先生告訴孩子們要珍惜此次京劇進校園的寶貴機會,為發揚國粹從小貢獻力量。

伴隨著一曲剛勁優美的京劇曲牌《夜深沉》,本次京劇展演拉開帷幕。“京劇是特別講究行當的藝術,有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在主持人的介紹下,一位位粉墨裝扮的角兒依序出場。
“那個是花臉是包拯”“快看,孫悟空在翻跟斗”,無論是臺前幕后,一位位演員的面部裝扮吸引著現場學生的目光,伴隨著《定軍山》、《穆桂英掛帥》、《鍘美案》、《報燈名》等經典曲目的演出,生、旦、凈、丑各行當依次出現在師生面前。一曲取材于《西游記》的大型神話兒童京劇《智取金箍棒》向師生們展示了京劇武戲的行云流水、登峰造極,引得現場陣陣歡呼、掌聲不斷。

學生們在這一堂生動的京劇課中對傳統戲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五年級二班學生李坤說,“京劇告訴我們很多知識,讓我更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后能為國粹傳承奉獻更多力量。”

起源于乾隆年間的京劇距今已跨越百年,這個包羅文學、表演、音樂、美術等各個藝術形式的戲曲劇種如何以最純粹、直接的方式走入孩子身邊,青島市京劇院為此下了一番功夫。青島市京劇院副院長鞏發藝說:“在節目的選排上,我們想通過講、演結合的方式讓孩子懂得怎樣欣賞京劇,在節目構思上,我們通過京劇的行當、服裝、演唱等方式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國粹。”
霞衣華服、弦索胡琴,接近兩個小時的演出,帶領現場師生走進梨園世界,京劇“弘揚真善美,鞭打假惡丑”的藝術底蘊對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當萌娃們愛上國粹,京劇的藝術張力更加豐盈。北京路小學教導主任曲靜表示,近年來學校隨遷子女逐年增多,現已占學校總人數的70%,京劇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開了眼界,接觸到更多多層次、多元化的藝術體驗。(青島日報/觀海記者 張芝萌)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