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上海各級醫療機構正在逐步恢復醫療業務。
截至目前,華山醫院、中山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宣布全面恢復醫療業務,除了普通門診之外,還有專家門診、專病門診、特需門診、各類手術等也在陸續恢復中。各大互聯網醫院在線咨詢、開藥等服務也在同步運行,新華醫院等醫院還在全市首開專科醫療咨詢電話,方便為居民解決在家用藥指導等服務。
與此同時,為了方便社區居民配藥,諸多市級、區級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在內的各級醫療機構紛紛開始設立志愿者代配藥窗口。
華山醫院:開通咨詢熱線,五一節后逐步開各類門診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方面表示,4月封控以來,手術室幾乎天天都有手術,門診和住院醫療業務持續運行,限期手術也有序開展。為滿足百姓更多就醫需求,華山醫院總院、虹橋院區和浦東院區在五一節之后逐步開放普通、專病、專家門診等業務,5月1-7日期間,將有包括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皮膚科等27個科室的158名醫生坐診。

4月28日,華山醫院互聯網醫院增設大病醫保支付結算功能,打通大病醫保患者在線復診配藥流程。此外,醫院通過黨支部招募250余位黨員組建了“華醫生咨詢平臺”志愿者群,實時在線為市民、患者、定點醫院及方艙醫院患者答疑解難。另外,還在院內招募醫療和行政條線的黨、團員及醫學博士生30余位接力支援,建立了門診咨詢、急診咨詢、藥品信息查詢、互聯網醫院咨詢等電話熱線矩陣答疑解惑。
“目前,老百姓的就醫需求日趨迫切。華山醫院已經開始全面部署,確保在科學防控的前提下,逐步開展高質量的復工復產。”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介紹。
中山醫院:五一后全面恢復所有門診服務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方面表示,疫情期間,該院門急診、手術等醫療救治工作從未停歇。4月,該院單日最高手術量超過110臺,單日門診量峰值超1萬,普通門診及普通專家門診均已正常開展。

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山醫院急診始終處于開放狀態且保持高位運行。近兩月,該院急診多次單日接診量超過1000人次,較平日上升42.85%;救護車單日接診多次超100輛,較平日上升68.33%;搶救室患者多日突破160人,較平日上升23.07%。
“為切實解決群眾就醫需求,中山醫院計劃五一后全面恢復所有類型門診服務,住院診療服務也將在下周陸續全面恢復。”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表示。
瑞金醫院:出診專家逐漸增多,手術量不斷提升
瑞金醫院方面表示,該院從4月26日起開始在閉環管理下全面恢復醫療業務。
此輪疫情以來,瑞金醫院門診(含互聯網門診)43個診療科目始終正常開診。尤其從4月中旬起,出診的專家大咖逐漸增多,每日手術數量不斷提升。

瑞金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賢華表示,從最近門診就診情況來看,服務需求最大的是內分泌科和高血壓科,其次是腎內科、泌尿外科、感染科等。除開放門診外,門診診療服務也沒有停滯,例如泌尿外科膀胱腫瘤化療的灌注治療持續進行;腫瘤患者PICC護理門診也每日都有;每周三上午的血液科骨穿門診未曾間斷;另外像腎移植、肝移植患者的用藥都持續提供服務保障。
4月下旬,瑞金醫院還特別增加了電話運能,多個科室的醫護人員都紛紛加入接線志愿者行列,醫院同時開放16路電話、每天60人次、24小時在線接聽市民電話,最高峰的一天接聽了超過4000通電話。
仁濟醫院:開設“便民配藥門診”
仁濟醫院方面表示,從4月26日起,該院開設了“便民配藥門診”,提供配藥及代配藥服務。

院方表示,現在仁濟東院區每天的門診量已達近三千人次,以老年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和內分泌科等治療慢性疾病的科室居多。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仁濟醫院“不打烊”。5月1日當天,除了“便民配藥門診”繼續為廣大慢性病患者、家屬、社區代配藥志愿者提供配藥服務;其余放假時段,普通門診和專家門診則按照對應工作日排班正常開診。
目前,仁濟醫院專家門診應開盡開,特需門診也開始開放,婦產科、腫瘤科等科室的一些專家回歸疫情前的“約滿”狀態。
新華醫院:逐步增加“非實名制”專家門診和專病門診
新華醫院方面表示,該院從4月25日逐步增加“非實名制”專家門診和專病門診,由各科室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輪值。普通門診將會繼續開設,急診、急救、發熱門診、核酸采樣點24小時開放。互聯網醫院在線咨詢復診開藥正常開放。
此外,新華醫院互聯網醫院在線咨詢科室擴容,開放了兒科、普外科、整形外科、兒神經外科、婦科、產科、藥學、檢驗科的醫師在線咨詢。在線復診共有28個在線門診,3個月內曾在相應科室就診的患者可通過在線復診進行就診配藥。
新華醫院于4月28日起推出的“專科醫師咨詢平臺”,熱線涵蓋了8個專科,分別是婦產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膚科,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早上9點到晚上9點。
同濟醫院:成立送藥服務隊
上海市同濟醫院方面透露,近一周來,該院門急診總量突破1.4萬人次,入院患者逾300人次,手術量逾80臺次,周增幅平均超過50%。

為了方便患者就醫,縮短在醫院逗留時間,上海市同濟醫院門診檢查取消預約環節,即來即做;檢查結果反饋進一步提速,不到半天就可完成常規就診流程。同時,門診增加全科室號源,加派近期需求量較大的全科醫學科、內分泌代謝科和心血管內科等學科的醫生出診。全科醫學科門診量從初期的100多人次猛增至700多人次。
4月25日,由該院25名醫務人員組成的“藥騎士”志愿服務隊正式出發,為互聯網醫院復診患者配送藥品。首批訂單配送至石泉路街道、曹楊新村街道、大場鎮等多地。
此外,該院互聯網醫院可提供線上復診、藥品配送到家、專家咨詢、報告查詢等服務,還可通過醫保在線支付,目前已開通多個能滿足市民需求的臨床科室,市民可在“上海市同濟醫院”微信服務號預約時,查看開通科室列表,互聯網醫院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日8:00-17:00。
專科醫院和社區醫院等陸續開設代配藥窗口
疫情下配藥需求突出。各大醫療機構逐步恢復正常的醫療秩序的同時,還成立了便捷的配藥窗口,方便患者、志愿者等前來配藥。
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康定路、虹橋路兩個院區門口分別開辟“自助配藥專區”,不進院區就能完成掛號、付費服務,減少在公共區域逗留時間。

此外,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也形成了一支“暖心配藥志愿服務隊”。當患者掛號付費完成后,由醫務志愿者進入診室告知醫生患者的配藥需求,然后再回到門口傳遞處方開具成功的信息,幫助患者完成付費后,再到窗口拿好藥送給門口的患者。
除了市級醫院外,各區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也紛紛開出了便捷的配藥窗口,方便患者及其家屬、志愿者等前來配藥。
以嘉定區來說,嘉定區中心醫院、市一醫院嘉定分院(江橋醫院)目前都開設了一站式配藥便民門診、簡易門診,志愿者可持多張就診卡在同一診室配藥,就診市民也可以在此配到不同門診的藥物。同時,全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可以提供村、居委代配藥服務。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