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離第25屆省運會開幕還有3個多月時間,青島體育健兒正加足馬力,全力以赴向參賽目標發起沖刺。其中,青島市射擊隊的教練員蔡超近期帶領16名小隊員們在貴州集訓備戰,近年來,蔡超完成了從射手到教練的轉型,并且培養出了多名冠軍選手,如今他繼續深耕基層體育,期待在未來能夠為青島培養出更多的神槍手。

蔡超介紹,這批備戰省運會的隊員一共有16人,都是射擊飛碟項目,而今年41歲的蔡超是該項目的運動員出身,在2013年全運會退役之后,他來到青島轉型成為射擊教練,最早帶訓的一批隊員當中,就有代表青島征戰東京奧運會的于海成,于海成在東京奧運會男子射擊飛碟多向決賽當中獲得第五名之后,又在去年的西安全運會上為青島射落首枚金牌。
回憶起于海成的成長之路,蔡超作為當時的啟蒙教練,對每個關鍵節點都記憶猶新:“2011年的時候我當時還沒退役,但是已經開始為轉型教練做準備了,在為2014年省運會選拔人才時,我們發現于海成除了穩定性很好,還特別有悟性,就把他從長跑隊挖到了射擊隊,他也是我到射擊隊當教練之后的第一批隊員。我還記得他第一次射擊打靶的場景,那之前他沒受過這方面任何的訓練,拿槍姿勢很不標準,但是10個飛碟他竟然打中了8個!要知道沒經過訓練的孩子有的一個打不著,有的也就打個三四個,那時候我就知道他是個可造之材!于海成是我們青島隊自己選拔、培養并輸送到省隊的,代表著青島在飛碟項目上的訓練水平正在突飛猛進。”

由于飛碟項目對于場地要求很高,因此射擊隊都要前往外地的專業基地進行訓練,蔡超說,他們一般就是在河北和貴州有兩個基地:“去年是在河北,今年是在貴州,在基地當中封閉管理,在日常訓練之外,還要考慮防疫工作。”
據蔡超介紹,飛碟射擊項目和室內手槍步槍項目的訓練方式有同有異,像基礎動作的練習基本是一樣的,但是飛碟項目大多是在室外進行,每個場地的背景布置和氣候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對選手的身高、視力、反應速度、環境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現在飛碟比賽都是一天之內比完,所以訓練的時候也是模擬比賽,早晨8點開始到下午3點收槍,然后再做身體素質訓練,晚上的時候可以在訓練基地自由活動,基本上每天都是一樣的,而且這群小隊員們常年在外訓練,難免會想家,而且射擊這個項目對于心理素質要求極高,訓練之余還要給他們做好心理輔導,射擊這個項目對選手心理要求很高,在場上比賽的運動員永遠都是在和自己戰斗。調整得好,很可能就能超水平發揮;反之,很可能會功虧一簣。在最后一槍的結果出來之前,沒有哪個隊員敢說一定能夠穩拿某場比賽的冠軍。”

隨著去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選手不斷摘金奪銀,射擊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家長和孩子的關注,在人們眼中,射擊運動員就好似從傳說故事中、影視作品中走出來的神槍手,許多年輕人懷揣著熱愛,為了實現成為神槍手的夢想,加入到射擊運動的行列中來。
去年奧運會之后,蔡超也感受到了這種熱度所帶來的積極效果,但是由于射擊項目的特殊性,蔡超對于選材是十分慎重:“射擊項目在之前都算是比較冷門的,原來的時候我們要到各個基層體校去選拔苗子,去年奧運會之后很多家長找過來咨詢孩子能不能練射擊這個項目,選材范圍確實是更廣了,但是射擊項目因此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只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孩子自身的素質是特別重要的,比如說孩子的性格過于活潑,一般是不太適宜練射擊的。挑選射擊的苗子,穩定性和協調性以及心理素質都非常重要,而且日常的基礎訓練是比較枯燥無味的,但是幾天不摸槍又會手生,選拔苗子都是要經過反復的選拔,才能淘出真正的金子。”
從事射擊教練11年的時間當中,蔡超不斷從基層挖掘具有神槍手潛質的孩子并培養輸送到更高級別的隊伍,平時不是在外地集訓就是在基層選拔苗子的路上,一年當中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尤其是陪伴孩子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我的孩子5歲了,但是陪孩子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年。但是這個項目的特殊性必然要通過長期訓練保持狀態,我作為教練更應該以身作則,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承擔這份使命,也感謝青島市體育局對我們外訓期間對家人的照顧,我也會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堅守,不斷充電學習新的訓練方法和模式,期待為青島培養出更多的神槍手,站在更高的領獎臺上。”

2022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建設體育強市,積極備戰第25屆省運會。第25屆省運會將于今年8月在日照舉辦,青島將派出1700余名運動員組成的代表團,繼續捍衛競技體育山東“龍頭”的地位。目前,除自行車、射擊、帆船、競走等項目的隊伍仍在外地集訓外,其他各參賽隊伍均在各訓練單位內安營扎寨,訓練工作科學有序展開。
從市運會到省運會再到全運會等國內外賽事的層層選拔,多位奧運冠軍正是一步一個臺階登上領獎臺。受疫情影響,市體育局各訓練單位組織進行“云訓練”,由教練員根據隊員情況,尤其是重點奪金隊員情況制訂安全、科學的訓練計劃,教練員通過線上監督指導,將線上訓練和實時反饋融為一體,第一時間進行反饋點評,提高訓練效果。
到4月初,隨著各基層訓練單位陸續解封,隊員們分批回到駐地,各支隊伍的訓練逐步回歸常態。市體育局訓練競賽處處長徐澤表示,通過隊員返校后的訓練來看,盡管居家訓練無法達到集訓的效果,但在教練員、運動員和家長的三方共同努力下,運動員們的體能狀況還算不錯,基本體現了冬訓應有的成果。不過,一些需要特殊場地或器材的運動項目,一些隊員出現了技術能力下滑的現象,“比如說游泳、撐桿跳高、跨欄這些技巧性比較強的(項目),隊員們20多天沒有摸器械,還需要一個恢復的過程。”他表示,各支隊伍接下來將根據預賽和決賽階段賽程安排,合理安排訓練計劃,力爭在省運會開賽前將狀態調整到最佳。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