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5日訊 天氣回暖,春光明媚,新區的春日賞花季已拉開帷幕。4月23日,第四屆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牡丹芍藥賞花季正式啟幕。牡丹園產業內春意盎然,游客漫步于牡丹花海中,邂逅滿園芬芳。開園當天,入園游客達1200余人,帶動周邊飯店就餐人數上漲26%。據悉,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是大村鎮域內的文旅龍頭產業之一。近年來,大村鎮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山水資源和豐厚的民俗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加大文旅項目招引、提升文化內涵,開辟出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龍馬大鼓。
以“旅”鋪路,村莊致富走上快車道。西南莊村位于大村鎮駐地西南2公里,白馬河西側、開城路北側。該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淀,孕育了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和文明鄉風,也推動了民俗文化體驗特色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為不斷拓展旅游市場,西南莊村引進青島丁家大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村莊托營+市場運營”模式,大力發展村莊旅游業。村莊依托城發國際牡丹產業園謀求“莊園一體”發展,積極配套打造生態體驗園,利用閑置農宅改造鄉村特色民宿20余處,實現了“前有牡丹園、中間生態園、村莊配民宿”的宜居宜業宜游環境,成為眾多團建、工會春游、親子游等活動的首選地,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收,走出共富之路。目前西南莊村集體資產達2000余萬元、村集體年收入達260余萬元。

以“文”賦魂,豐富文旅發展新內涵。如果說得天獨厚的鎮域風光讓大村“顏值在線”,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蘊便是其“內在才華”。“齊魯之間出龍馬”“天馬行空,龍馬馳騁于天下,天道運行剛勁雄健,君子應自覺奮發向上”。500年來,大村龍馬文化精神便是在這秀美醇厚之間世代相傳的,創新、勇毅、實干、擔當是龍馬精神的重要內涵。近年來,為進一步傳承發揚好龍馬精神,大村鎮不遺余力的發展本土文化,打響“丁家里民俗文化節”“翰墨大村·情系故鄉”等文化品牌,“龍馬鑼鼓”“龍馬旱船”成功申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續舉辦三屆丁家里民俗文化節,博彩大村丁氏文化精髓,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丁氏后人前來參加,通過“民俗記憶”讓大村實力“圈粉”。投資360萬元,打造西南莊村史館、東方紅紅色文化館,搭建起大村的紅色文化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交流平臺,繪就出一張彰顯大村人文精神、風格獨特靚麗的文化名片。

以“產”為核,探索文旅發展新成效。走進位于大村鎮雙墩村的青島億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花鹿學研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干凈整潔的梅花鹿養殖舍,梅花鹿們沐浴在春日的陽光里,一個個睜著圓圓的大眼睛,忽閃著長長的睫毛,甚是可愛。“這幾頭小鹿都是剛出生的,走起路來還有點不穩,”在子鹿互動區,剛出生的幾頭小鹿寶寶邁著輕盈的步伐,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他們小心翼翼的推開門,給小鹿喂奶,當起了“鹿媽媽”。
據了解,該項目占地面積400畝,現存欄梅花鹿1380頭,其中新生仔鹿近360只,是山東省最大的純種梅花鹿養殖基地。基地設有梅花鹿科普示范園、子鹿互動區、兒童娛樂設施區、梅花鹿散養區、梅花鹿親子散養區、梅花鹿自由采食通道等區域,建設規模龐大,各項配套設施完備、研學項目種類豐富多樣,為前來研學的師生和游客們帶來更好的互動體驗。借助梅花鹿研學基地、青島國際牡丹產業園等文旅產業項目,大村鎮大力發展周邊村莊經濟,通過項目土地流轉實現村集體增收300余萬元,帶動周邊村民就業200余人。“下一步,我們將依托良好的村莊區位優勢,不斷放大周邊旅游景點拉動力,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把村莊一部分閑置房屋打造成特色民宿項目,讓人們來了就能玩,玩累了有地方休息,打造鄉村旅游新熱點。”雙墩村黨支部書記丁相寶說。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