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7日訊 當下,“孩子誰來帶”“沒人帶孩子”成為制約家庭再生育的突出因素,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的照護問題,更是牽動著眾多人的心。記者從城陽區獲悉,2022年城陽街道投入100萬元續約“生命之初1000天”,擴圍到12個城市社區和8個農村社區,預計受益約3000人次。

在市、區衛健局的大力指導下,城陽街道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工作經過廣泛調研,破題趟路,大膽先行先試,不斷總結摸索,根據街道和社區人口特點,相繼在城陽街道4個農村社區東旺疃社區、城子社區、董村社區、西田社區;4個城市社區崇陽路社區、明陽路社區、環城北社區、玫瑰里社區,共8個社區打造家門口托育點,對轄區3歲以下育兒家庭進行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親子早教課、家庭育兒指導課服務試點,2022年繼續打造前旺疃、北曲后、小寨子等社區托育點。此項惠民服務增強了家庭科學育兒能力,改善部分家庭兩代人育兒觀念的矛盾,緩解了社區居民緊急情況托育的現實困難。

為有效宣傳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增強社區推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會議設置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有獎知識競賽。根據政策的不同,知識競賽分為農村、城市兩場,題目涉及到當前的基礎工作和需要重點推進工作。根據競賽得分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為了提供更加科學、專業的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指導,街道聘請嬰幼兒照護專家授課,讓社區更好服務育齡婦女,讓嬰幼兒照護和托育工作落地做實。后續,城陽街道將積極探索嬰幼兒照護服務新模式,擴圍社區托育點范圍和服務內容,積極構建托育服務新格局,努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典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李曉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