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更美
我們的城市始終在不停地發展,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永續過程。今天的努力、眼光、判斷以及投資,決定著城市的未來。
正是基于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青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論述,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兩會工作部署,以實踐實干實績為導向,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實現更高水平宜居宜業宜游。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思想統一、行動迅速,有力推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成效明顯。統計顯示,一季度在建項目達到641個,完成計劃任務的124%,形成了城市更新建設的宏大畫面和生動場景。一項項關乎青島未來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城市面貌實現新變化、城市品質實現新提升中得以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再接再厲、乘勢而上,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匯聚市民意見、把握現代城市發展規律,以“實干家”精神,為打造令人向往的“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更大貢獻。要在全球城市競爭的大視野中去考量城市更新建設的重大意義,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有效實現繁榮經濟、增加就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激活老舊城區活力等多重目標。
要堅持系統思維,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展現國際范兒。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地解決城市發展問題,致力于在經濟、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對變化中的城市進行長遠的、持續性的改善和提高。近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等三年攻堅行動方案陸續發布,標志著八大攻堅行動在實施層面有了更為詳盡、具體的“路線圖”“施工圖”和“任務書”。以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攻堅為例,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一批具有國際范兒的地標性項目將陸續融入我們的生活。對標德國漢堡港,青島國際郵輪港區將打造“兩個未來城”:地上城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港和高品質濱海休閑活力區,地下城則以TOD開發為核心,借助海水源、空氣源等技術,建設“零碳灣區”。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聚焦中山路及周邊區域,整體打造“老建筑+新消費”“原場景+新體驗”等業態場景,建設集聚青島特色、兼具商貿活力和人居品質的歷史城區,讓百年老城區增添新動力,成為全國城市更新典范。
要堅持城市更新建設與重點產業發展齊頭并進。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各區市要依托區位特點和優勢產業基礎,著力推進重點低效片區開發,不斷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導入新產業、煥發新生機。瞄準產業鏈上下游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專業化園區,有針對性地招才引智,培育引進一批龍頭企業和高端人才,推動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虛擬現實產業園、中關村生命健康產業園等應結合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大項目、好項目,扎實做好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文章。要積極招引大企業成為城市更新行動的“合伙人”,落地一批高質量項目,推動項目快開工、快建設,見到明顯成效。
要堅定地把人的需求作為最大目標,讓居民生活更加舒適舒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認真聽取群眾意見,群策群力、勠力同心,共同參與城市更新建設,圍繞居民需求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群眾滿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天下之事,皆成于實。行,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市路網暢聯暢通;住,要加快推進舊城舊村改造,營造潔凈有序的市容環境,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今年擬改造老舊小區超八成已開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部門堅持建管并舉、注重長效,推行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商事務,讓居民充分參與,探路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青島模式”,讓每個人成為“更新實踐者”。
這是我們的美麗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參與者、建設者。讓我們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字當頭,干字為先,銳意創新創意創造,在城市進化的每一個階段,兼顧城市的“高度”與“溫度”,著力提升城市能級與空間品質,建設更加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日報評論員)

青島日報2022年5月9日1版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