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1日訊 2022年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青島的博物館紛紛推出形式內容豐富的特色體驗活動,彰顯博物館的新功能和新力量。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別忘到這些博物館開啟一場特別的奇妙之旅。
青島市博物館:“尋礦”與“操琴”等你報名
青島市博物館的特色活動提前首發,開啟預約報名通道。

博物館奇妙夜——尋找礦物“家族里的小精靈”活動,參與者將跟隨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以及來自北京北大寶石鑒定中心青島教學實踐基地專業講師團的志愿者老師等,進入“新手村”:拿到任務卡,獲取礦物闖關知識點,在以科普為主,穿插闖關獲得能量石的互動體驗中感受礦物的“魔力”和人類無限的創造力,并獲得四顆來自大自然的天然寶石。
報名方式:登錄青島市博物館官網或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報名,報名并支付費用后,才能成功鎖定名額。
“博琴雅韻”公益基礎班&單曲班同期開啟招生,青島市博物館將攜手青島張薇諸城派古琴藝術交流中心,開展2022年度“博琴雅韻”古琴公益基礎班、古琴單曲班授課,邀您與古琴非遺傳承人一道,研習古琴技藝。
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三館齊發,釋放博物力量
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所屬的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需提前預約社教活動票)、青島天后宮、青島康有為故居,在5月18日當天均免費開放。并將從本周末起,統一以“傳統的力量”“青春的力量”“新潮的力量”為主題,開展一系列內容新鮮的博物體驗活動。其中,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當天10:00、15:00各提供一場免費講解。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

“歲時·節序”小滿主題活動——朗讀亭×語言夢工廠。在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朗讀亭,組織未成年參與者朗讀夏季主題英文詩歌,并且在社教人員帶領下使用朗讀亭享受“戶外錄音棚”的樂趣。活動時間:2022年5月14日9:30-10:30。活動招募8組親子,7-15歲。報名電話:82868838。
繪青島——我眼中的文化遺產。開展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手繪活動。活動時間:2022年5月14日9:00-12:00。招募30組參與者,自備畫板、顏料。報名電話:82868838。
星火傳承——志愿者團隊啟動儀式。開展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22年度志愿服務團隊啟動儀式暨首場培訓活動。活動時間:2022年5月14日9:30。
修身律己·廉潔齊家——老一代革命家的清廉家風專題“微課堂”。根據中心收藏的《老一代革命家家書選》,在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線上微課堂的形式盤點老一代革命家的家書,見證先輩們英勇無畏、清正廉潔的家國情懷。活動時間:2022年5月16日。
“時間的色彩——回眸1910”主題展。梳理總督樓留存歷史黑白照片,利用花房空間打造互動展區,采用滾軸的方式演繹出建筑實景色彩漸變的畫面,觀眾可通過旋轉感知房間色彩從黑白至彩色的變化。展覽時間:2022年5月18日起。
美美與共——精品文創展銷會。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花房搭建中心精品文創展示平臺,觀眾可通過參與展銷會了解建筑藝術背后的創意故事。活動時間:2022年5月14日、18日、19日。
青島天后宮:

十二生肖木版年畫免費體驗。木版年畫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與物質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承載了人們的傳統文化記憶。活動時間:2022年5月18日。當天免費為游客提供年畫印制體驗80份,先到先得。
青島康有為故居:
“先天下之憂而憂——書籍中的有為人生”主題展。展覽講述《大同書》《牛津劍橋大學游記》《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物質救國論》《列國游記》等30本著作突出在中國和世界雙重視野下的康有為思想歷程。展覽時間:2022年5月15日起。
朗讀者——康有為文化千言。在“天游園”朗讀康有為著作節選、詩篇。活動時間:2022年5月15日9:30。活動招募10人,不限年齡。報名電話:82879957。
天游園公益講座——書籍中的有為人生。邀請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開展主題講座,內容以解析康有為的經典著作為主線,帶領聽眾走進康有為波瀾壯闊的一生。活動時間:2022年5月15日9:30。活動招募20人,不限年齡。報名電話:82879957。
針路航海博物館:展青島海上通信百年史
針路航海博物館將推出5.18博物館日主題展覽《回首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青島海上通信百年歷史專題展》,并同期舉行小學生線上線下課堂——海上通信技術發展科普和國際海上遇險無線電報警通信主題的主題課。孩子們可現場體驗有線電報、無線電報等實操,了解海上通信發展歷史和現代通信科技,學會海上遇險后,使用國際無線電海上標準通信用語報警。
本場活動由市南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共同主辦。
市郵電博物館:兩場特色人文展開啟
青島市郵電博物館的“走近老舍——人文寫生邀請展”,邀約市民及游客重溫上世紀三十年代旅居青島的老舍先生的足跡。為紀念老舍先生,市南區文化和旅游局、市南融媒體中心、江蘇路街道辦事處特舉辦此展,邀國內名家遍訪老舍故居和周邊歷史建筑,集中創作了《老舍·老舍》等一批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畫作。煙云過眼,先生風采依舊。聚散無常,欣于所遇,須靜觀止。
而博物館所在的緊鄰安徽路老舍公園的這處百年老郵局,亦曾是當年老舍先生郵寄作品,與親朋電報、電話交流之所。在此舉辦此展,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走近老舍,懷念先生。

此外,同期,郵電博物館的“中國傳統文化”郵集展仍在展覽中。詞賦戲劇、古典文學、傳世國畫等三個主題的郵品匯集了郵票、小型張、首日封、紀念封、明信片等300余件套,藏品時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約40余年,堪稱精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