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首日,秋高氣爽,金桂飄香,青島晚報的小記者們紛紛走出家門,或市政府前觀升旗歡慶祖國71華誕,或深入鄉村體驗豐收的喜悅,或近郊游覽感受青島的別樣秋光……請看他們現場發回的精彩報道。
國慶觀升旗
青島香港路小學 五年級五班 周敬雅

今天是10月1日,是我們的祖國71歲生日。今天既是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又是闔家團圓的中秋節。這個盛大的日子里,青島香港路小學五年級五班的同學們,一早就來到了五四廣場,看著市政府大樓早早掛上的那面碩大的五星紅旗,同學們都興奮不已。
上午8時整,升旗儀式正式開始。看著國旗伴隨著國歌緩緩升起,我們穿著“我愛祖國”的紅色中國心的班服,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手握國旗,高唱國歌,用崇敬的心,向國旗敬禮。
2020年不是平凡的一年,祖國母親克服了疫情,克服了洪水的災害,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讓全世界看到什么是中國精神、什么是中國力量。
有國才有家,今天祖國養育我們茁壯成長,明天我們將以赤子之情,讓祖國變得更美好。
觀升旗儀式有感
青島大學路小學 六年級二班 李宸

今天是祖國母親71歲生日,我和家人一起來到市政府參加升國旗儀式。今年市政府特別邀請了青島時代楷模,還有在前線抗擊新冠肺炎的醫務工作者代表們,來參加升國旗儀式。
聽著主持人的講解,看著大屏幕上播放的紀錄片,我對醫護人員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被深深的感動著。看完紀錄片后,只聽一聲令下,儀仗隊整齊地來到了國旗桿旁。軍人叔叔們訓練有素地掛上國旗。莊嚴的國歌聲響起,我迅速舉起右臂,敬上隊禮,高聲唱著國歌。
我注視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不禁想起正是在疫情期間,因為祖國的強大,因為醫護人員的勇敢,因為人民的支持,才有我們今日的安全與寧靜。作為一名新時代好少年,我必當努力學習,報國寸心堅如鐵!
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家鄉
青島文登路小學 六年級二班 巨博暄

雙節假期來臨,自然要與家人團圓,我們照例要趕回老家濰坊臨朐。
以前,我們出發前總是把車里塞得滿滿的,啤酒、海鮮、水果……我只能被擠到靠在車門邊看著窗外的風景。還好,在車上的時間比較短暫,兩個多小時就到達了。現在,每次回老家,車上的空間一點一點變大,這次回去我們只帶了一只烤鴨、一盒茶葉、兩盒月餅。因為時代在發展,家鄉在進步,這里的物資不匱乏了,什么東西都可以買到,自然不用帶上鼓鼓囊囊的行囊回去了。
回到臨朐,一進門我就看到爺爺正在切羊肉,老爸問了一句:“您這是買了多少啊?”爺爺頭也沒抬,說了一句:“三斤吧。”老爸嚇了一跳:“三斤,這么多!”我不解地問:“怎么了?”老爸就講起了他小時候的故事。“在我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羊肉燉藕的,可是我們哪里有錢啊,只能象征性地買上一斤羊肉、一點點藕。”聽到這兒,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祖國母親,是您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這些中華兒女的生活才能變得幸福安康。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對您說:祝您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平度白埠鎮的秋
青島啟元學校 五年級一班 王子喬

人們常說,秋季是一個讓人悲傷的季節。從某種角度說,秋確實挺讓人悲傷的,涼風習習,卷著枯葉飄落,讓人們不由得暗自傷感,思念起了已故去的人。但是,我更贊同大詩人劉禹錫的觀點——“我言秋日勝春朝”。
因為,一到秋季,菊花吐出了它的芬芳,可謂是“滿城盡帶黃金甲”,而且秋季也是瓜果飄香的季節,農民們辛苦種植的莊稼也大豐收啦!
國慶節首日,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奶奶的老家平度市白埠鎮,那里儼然一派豐收的景象——金黃的玉米,迷人的大蘋果,掛滿枝頭的柿子,幽香的葡萄……這不就是收獲的快樂嗎?即使是枯黃的樹葉,最終凋零在土地里,也將化成肥料,給養著大地,來年開出更加燦爛的花,這讓人想想就快樂呀!
秋真得是一個快樂的季節!
游靈山島
青島臺東六路小學 四年級二班 劉芳菲

今天,我登上快船,去靈山島游玩。
快船在風平浪靜的海上行駛著,激起雪白的浪花,偶爾左搖右晃。大約半小時后,我雙腳踏上了靈山島的碼頭。靈山島被波瀾壯闊的大海環繞,島上郁郁蔥蔥。坐上觀光車,路兩旁的小樹飛快地向我身后跑去。
首先,我們來到了背來石景區。沿著陡峭的山崖,往下走,兩面是黃色的巖石,巖石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孔洞。我把五根手指插進去,正好與五個小洞相吻合,再把五根手指拿開,就像是我留下的指印。那些黃色有孔洞的石頭,像極了一塊塊奶酪。再往下走靠近海邊的地方,就能看到背來石和千層巖。千層巖像一本本書本摞在一起,好像摞得太高了,往一邊傾斜開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太神奇了。
接著,我們來到了老虎嘴。遠遠看去,山崖像老虎張大了嘴巴,朝著大海吼叫。
最后參觀的是貝殼樓。它的外墻和屋頂都是用各式各樣的貝殼裝飾而成的,屋脊上還有幾顆巨大的貝殼。門簾也是一串串貝殼做成的,風一吹,發出叮鈴叮鈴的響聲,好聽極了。屋內是貝殼展館,我見到了許多我不認識的大貝殼。我最喜歡的貝殼,外面是淺粉色,里面是亮粉色,粉嫩嫩的可愛極了。
夕陽漸漸遠去了,翠綠的靈山島漸漸遠去了,浪花漸漸遠去了,游玩靈山島的快樂在我心中久久不散。
做花燈慶中秋
青島新世紀學校 三年級二班 肖淳元

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五月端午掛紅燈,六月無風放天燈,七月十五蓮花燈,八月十五玉兔燈,九九重陽孔明燈。今天是中秋節,市南區圖書館組織了“月兔燈籠花籃親子手工活動”,我和妹妹參加了這次活動。
老師首先介紹了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然后教我們制作月兔燈籠花籃。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在兔形卡紙上畫出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畫花朵,有的畫國旗,我畫了一個“福”字。然后我們把兔形卡紙用雙面膠貼在燈籠上,再用五彩繽紛的粘土做出形狀各異的花朵,放到燈籠的空隙中,等粘土晾干,月兔燈籠花籃就完成了。最后所有參加活動的小朋友手舉自己制作的月兔燈籠花籃合影留念。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了解了中華傳統文化和風俗,我為我們偉大祖國感到驕傲。
奶奶家的歡樂時光
青島新世紀學校 李浩銘

今年的10月1日,既是國慶節,也是中秋節。清晨,我們一家三口帶著送給奶奶的禮物,開車前往威海。看著車窗外的白云,像梯田一樣,層層疊疊,我恨不得變成孫悟空,一個筋斗云立刻翻到奶奶家。
在奶奶家的日子,我總是很開心,可以體驗城市里做不到的事情。我采摘了蔬菜,給菜園澆水,還挖了地瓜……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給雞喂食,我先把從地里挖到的白菜放在雞籠邊的菜板上,拿起菜刀剁來剁去,直到白菜變成一堆小粉末,再把它們用菜刀攏到一起,放在刀面上,撒到雞食槽里。
雖然由于疫情的原因,這個假期我沒到外地游玩,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既體驗到了天倫之樂,又享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責任編輯:張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