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實干,出實招,求實效,比實績!
5月16日下午,作風能力提升年“局長擂臺”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主持“局長擂臺”并作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魯明、市政協主席汲斌昌、市委副書記鄧云鋒出席。

這是青島延續4月28日舉行的區(市)黨委“書記擂臺”的做法,搭建的又一個“亮績”“賽績”、互學互比的生動擂臺。
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十個市直部門“局長”依次“上擂臺”述職,談工作、擺問題、找原因、談打法。
舉辦“局長擂臺”,是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市委《關于實字當頭干字為先 大力鍛造“實干家”干部隊伍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常態化開展“局長述講”活動。
“實”字當頭,“干”字為先。“實干”已經成為引領青島廣大干部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關鍵詞。依托良性的“擂臺比拼”,“局長”們比本領、拼內功,改作風、強擔當,營造出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
以實績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本次“局長擂臺”設置了現場評價環節。與會市領導、區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市級“兩代表一委員”認真傾聽、仔細記錄,對各位局長進行客觀評判、量化打分、現場亮分,傳遞壓力、激發動力。
推動市直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履職盡責,既當好裁判員更當好運動員、服務員。舉辦“局長擂臺”,就是要緊抓作風能力提升不放松,鍛造市直部門的“實干家”干部隊伍,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增強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志氣,做改革發展的“干將”“闖將”,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
01、做改革發展的“干將”“闖將”
市直部門是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的參謀助手,是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當天在“局長擂臺”上亮相的這些經濟職能部門、行業主管部門,都是青島經濟運行、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的“主攻手”。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每位“局長”的身后,都是一支專業的干部隊伍。城市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的愿景和目標,能否如期完成、早見成效,要靠實干來實現,用實績來檢驗。這就需要鍛造具有“實干家”精神的干部隊伍,需要一批改革發展的“干將”“闖將”。
今年,青島明確提出把“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作為推動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提出鍛造激情狀態更加昂揚、作風能力更加過硬、創新突破更加有力、源頭活水更加充盈的“實干家”隊伍,讓“崇尚實干、注重實績、不務虛功”在青島蔚然成風。
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加快邁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奮力譜寫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宏偉篇章;今后五年,力爭生產總值邁上2萬億元臺階……這是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兩會為青島擘畫的美好藍圖。
邁上新征程的青島,正錨定目標,真抓實干,奮力奔跑。
一季度,青島各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較好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9%,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6%。
奮戰二季度,跑贏“上半場”。眼下,距離上半年結束還有不到50天,青島面臨機遇與挑戰,需要繼續爬坡上坎、加壓奮進;需要各位“局長”、各個市直部門拿出“實干家”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擔當作為,錘煉硬作風、練就真本領,做改革發展的“干將”“闖將”,干出實績、干出口碑、干出形象。
登上擂臺,“局長述講”,各位“局長”以PPT為藍本,講的是各市直部門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城市更新、營商環境等一系列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的好舉措、好招數,講的是對自身問題的查擺,講的是下一步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打法打算,展現出的不僅是解決問題、務實發展的積極性,更是干事創業、爭先進位的實干勁兒和精氣神兒。
“動真碰硬的決心不夠大、改革創新的意識不夠強、干部素質和作風還不夠過硬”;“思想還不夠解放、思路還不夠創新,深入企業挖掘產業鏈技術需求、人才需求等還不夠”;“在統籌‘項目跟著要素走’方面仍然缺乏硬招”……直面問題不回避。現場,局長們不說大話空話,條分縷析、研機析理,找準問題癥結,開出破解良方,明確發力方向。
鎖定發展目標,各市直部門將在切實抓好實體經濟振興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發展、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上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提高抓經濟工作能力,及時研究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拿出新舉措新招數新打法,不斷激發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斗志。
02、實體經濟振興各有“打法”
沒有鋪墊,也沒有客套話,各部門一把手直奔主題,直面問題,用數據說話,用成效支撐,為實現城市目標和城市愿景加壓奮進。
生產總值增速躍居副省級城市第4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上升6個位次;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推進新建和技改重點項目651個、計劃投資1724億元;一季度財政收入增長7.7%,比全省高0.8個百分點,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3,較去年提升9位;外貿一季度增長9.6%,好于省內其他港口城市,前四個月日韓資增長55%,現代服務業外資增長44.1%,引進內資增長24.2%……

這次“局長擂臺”,不是現場打完分就結束,而是貫穿全年的比拼。下一步如何抓項目攻堅,實體經濟怎樣發力?選手們各有“打法”,定下“路線圖”。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解宏勁表示:“發力實體經濟見成效。制定實施十大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建設行動方案。編制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和樓宇經濟行動方案。推進總投資近8000億元的342個重點在建和儲備項目。聚力突破4條牽頭的產業鏈,京東方、歌爾微電子傳感器、美錦新能源汽車等項目投產,萬豐鉆石飛機、賽捷公務機等加快建設,融合光電、中南高科等取得突破。”
“以‘嚴真細實快’的實際行動,抓緊抓實重點目標任務,加快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市科技局局長朱鐵一表示,搭建“高企育苗-高企認定-高企上市”梯次培育體系,遴選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培育,年內高企數量超過640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提升至65%以上。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卞成表示:“細化產業鏈招商圖譜,落實重大項目清單,出臺集成電路等產業政策,推動歌爾、京東方、奇瑞等項目投產,芯恩、惠科產能爬坡,中石化新材料等項目落地。加快建設智能家電國創中心,爭創虛擬現實國創中心。開通運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爭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新建5G基站1萬個,推動1000家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確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能不能沖上,關鍵靠硬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財政局局長李紅兵表示,將對220項涉企政策重構式整合,聚焦24條產業鏈握指成拳、靶向發力;強化轉貸引導、融資擔保、貸款激勵等聯動政策,撬動新增銀行信貸3000億元;升級“青島政策通”平臺,讓惠企政策在線兌付、直達快享;推動離境港退稅政策、中央外經貿提質增效示范等落地。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袁瑞先介紹了推動農業產業化升級的“新打法”,即謀劃建好一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金,一個農產品線上展銷平臺,一個農業產業化發展聯盟,一個全市數字農業農村大腦,一個鄉村振興專家顧問團,賦能推動333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36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408家市級以上示范農民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
“抓實106個二季度擬到賬項目,探索QFLP基金利用外資模式渠道,鼓勵國有企業開展股權回投;根據清單精準導向招引貿易主體;努力降低靜置影響,減少轉港企業數量;開展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市場采購貿易試點政策全市覆蓋,實施跨境電商倍增行動。用好自貿扶持政策提升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功能。”市政協副主席,市商務局局長李蘇滿表示。
03、啃下城市更新“硬骨頭”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是“局長擂臺”的另一大焦點。選手們以滿格電量、滿油狀態,同臺“比武”,現場“過招”,為城市更新注入新動能。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姜德志介紹了統籌推進低效片區開發建設的系列打法包——建立招商激勵機制,密集對接中建、中鐵等知名企業,創新開展低效片區直播推介,推動大唐高新、人工智能集聚區等項目落地開工。同時還提出規劃審批提速增效,對所有產業項目實行規劃審批“圖證分離”“承諾許可”“模擬審批”。
“以最硬的作風、最佳的狀態、最高的標準、最實的舉措推動三年攻堅,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停車設施建設三大任務高質量、超進度推進。2022年攻堅項目554個,年計劃投資344億元。”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畢維準介紹,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方面,今年以來,開工未貫通道路38條,啟動城中村簽約14個,老舊小區改造295個,停車泊位3.86萬個,節能保暖改造110萬平方米,老樓加裝電梯490部。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孫震表示,以繪好精細化管理一張藍圖為方向,久久為功推進。堅持一錘接著一錘敲,完成947條背街小巷廣告招牌整治任務,實施“微治理”4300處,新增24小時開放公廁218座,牽頭推進雨水篦子清理等專項問題和前海一線等重點區域綜合整治,持續提升精細化水平。
“堅持項目優先,強壯交通骨架。”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虎成表示,圍繞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總目標,強力推進總投資1885億元的91個重點項目,1-4月完成投資51億元。青蘭高速改擴建全線開工;藍谷至膠東機場快速通道節點工程大沽河橋投資完成63%;振華原油庫工程提前3個月開工;濟青中線、明董高速、濰煙高鐵、萊榮高鐵等在建項目搶出“加速度”。
透過這一項項關乎青島未來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進度,可以看到城市蓬勃向上的生長力。
當然,當前城市更新還存在不少難點問題,比如存量土地處置難、建設管理思路不夠新、破解用地用海要素制約的力度不夠等等。某種意義上看,“局長擂臺”正是通過曬成績、談問題,來比思路、比作風、比成效,進一步明確細化怎樣啃下這些“硬骨頭”,形成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濃厚氛圍。
比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加快低效片區開發建設,推動低效片區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提出召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形成“多點開花、縱深推進、全面納統”之勢;市城市管理局提出抓牢攻堅、服務、智慧、改革四個關鍵,打造整潔有序、安全智慧城市管理新形象;市交通運輸局提出超前謀劃研究,做實項目儲備,形成梯次推進格局,確保三年攻堅起好步。 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在深入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中,各市直部門將進一步擔好謀劃推動發展的責任、擔好工作推進落實的責任、擔好改革創新的責任、擔好優化服務的責任,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作者 | 楊光 周曉峰 編輯 | 疾風

往期精彩內容正在開發,歡迎關注!如果您有意見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