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7日訊 深夜,一名男孩獨自坐在公交候車亭座椅上。發(fā)現(xiàn)男孩衣衫單薄后,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第三分公司215路駕駛員王建泳立即下車,一邊安撫一邊撥打了報警電話。最終,在民警的幫助下,男孩平安回到家中。原來,男孩是因在外玩耍忘記時間,擔(dān)心回家被父母批評,才獨自一人在外逗留。
5月15日晚上, 王建泳駕駛末班車運行在路線上。21時30分許,車輛行駛到菏澤路車站,乘客上車后,細心的王建泳發(fā)現(xiàn)一個小男孩依舊坐在候車亭的座椅上,既不像在等車,也沒有要上車的舉動。出于職業(yè)敏感,王建泳問男孩:“小朋友,你怎么了,你自己在這兒嗎?”男孩點頭回應(yīng)。見此情景,王建泳下車進一步詢問情況。“小朋友,你在哪住,為什么自己一個人在這兒。”可還沒等王建泳問完,男孩眼淚直流,止不住地大哭起來,邊哭邊說:“我媽媽不要我了。”聽到男孩的話后,王建泳猜測男孩可能是跟家里鬧矛盾,獨自跑出來了。王建泳又繼續(xù)詢問男孩:“你的爸爸在哪兒呢?”男孩表示父親此時正在外面工作。

考慮到已接近晚上10點,男孩只穿一件單衣坐在靠近海邊的風(fēng)口處,王建泳為男孩擦去臉上的淚水時,發(fā)現(xiàn)男孩的臉頰冰涼。為了讓男孩早點回家,王建泳想問男孩父母的電話,但是男孩卻不提供父母的電話,表示害怕回家“挨打”。擔(dān)心男孩安全,王建泳拉住他的手,想讓他上車,但男孩一邊哭一邊拒絕,王建泳又詢問男孩是否要幫忙撥打110報警電話,男孩依然拒絕,表示如果報警自己回家也會“挨打”。
考慮到車上還有乘客,王建泳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撥打了110報警電話。民警趕到之前,王建泳一直在安撫男孩,同時向車上乘客做好解釋工作,乘客們紛紛表示理解。21時49分,民警趕到,將男孩帶走并送回家。同樣是一名父親的王建泳對民警說,孩子不讓報警怕回家挨打,希望民警能幫忙跟男孩的家人做好溝通。
直到男孩被民警安全帶走后,王建泳再次向乘客解釋,隨后投入到了運行當(dāng)中。由于耽誤了十幾分鐘,每到一站,許多經(jīng)常乘坐這輛末班車的乘客都會詢問一句車輛為什么晚點,此時車廂內(nèi)的其他乘客就會幫王建泳向新上車的乘客進行解釋,因為幫助了一個男孩回家,所以才耽誤了,乘客紛紛表示理解。

“孩子遲遲不回家,我已經(jīng)在外面找了一個多小時,非常感謝你幫忙聯(lián)系民警把孩子送回家。”22時32分許,王建泳駕車返回場站,到達菏澤路車站時,男孩的父親駕駛一輛電動車攔下了車輛,向王建泳道謝。男孩父親告訴王建泳,孩子今年11歲。當(dāng)天晚上男孩并沒有與家人發(fā)生矛盾,只不過因為之前男孩在外面玩耽誤了回家的時間,妻子教育男孩時說了一句“如果再有下次就不要你了”。“今天他又在外面玩耍,誤了回家的時間,自己心里害怕,把他媽媽生氣時候說的一句玩笑話當(dāng)真了,擔(dān)心媽媽真不要他了,所以才遲遲不敢回家。”男孩父親說道。王建泳也與男孩父親溝通,教育孩子,方式不能太極端,要和孩子有效溝通,才能起到作用。男孩父親表示自己以后會注意,再次與王建泳道謝后才離開。
事后,王建泳表示,自己也是一位十幾歲孩子的父親,當(dāng)晚看到孩子只穿著一件單衣坐在靠近海邊的風(fēng)口處,渾身凍得冰涼,只想讓孩子早點回家,這些都是自己應(yīng)該做的。(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衣彥飛)
責(zé)任編輯:王鳳一
責(zé)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