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河北、山東等多個省份密集排查割青麥作飼料行為。
5月16日,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在濟寧市調研小麥生產等工作,強調要扛穩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毫不放松抓好麥田后期管理,統籌抓好疫情防控、防災減災、農機準備等工作,努力奪取夏糧豐收。
楊東奇首先來到曲阜市小雪街道南雪村麥田管理現場調研,仔細查看小麥長勢,與農業專家現場交流,詳細了解小麥種植面積和產量、病蟲害防治等情況。
楊東奇表示,當前正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要高度重視小麥條銹病等病蟲害防治,搶抓關鍵農時,落細防控措施,推動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實現全覆蓋,不斷提高小麥灌漿質量和水平。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早做好預案,科學防災減災,組織農技人員開展技術服務,有效預防干熱風、倒伏等自然災害,努力把影響降到最低。要提前做好農機檢修調配和機手培訓等夏收準備,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面排查“割青麥作飼料”等情況,堅決杜絕任何毀麥情況的發生,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來源:山東新聞聯播
當天,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三夏”生產視頻調度會議,部署小麥機收工作。會上再次強調,近期個別地方出現鏟苗毀糧等問題,各地要進一步排查核實相關情況,依法依規嚴肅處置,守住守好來之不易的夏糧生產成果。
作為中國第二大小麥主產區,山東小麥常年播種面積6000萬畝左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褚瑞云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去年山東小麥播種普遍推遲15天-20天,晚播麥田比例較大,冬前苗情長勢總體偏弱。“去冬今春以來,山東大力開展‘科技壯苗’行動。預計6月10日左右,全省小麥將進入收獲高峰期。”
針對近日網上流傳的“割青麥作飼料”短視頻,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陳紹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奶協近日配合農業農村部調度了奶牛養殖企業有關情況,在黃淮海地區的少數奶牛養殖場有用小麥作青貯飼料的現象,主要是青貯玉米等存在一定缺口,特別是受去年北方嚴重秋汛影響,青貯玉米收儲量不足,青貯飼料缺口增加,只能臨時用小麥青貯來應急。其中大多數是養殖場在配套飼草料地上輪作倒茬種小麥。也有個別養殖場就地就近收儲了一些小麥,但不是大規模的、面積很小,實際成交價也沒有網上說的那么高。
陳紹祜表示,目前,相關奶牛養殖場已停止收儲口糧小麥作青貯飼料。針對一些養殖場存在的青貯飼料缺口,協會正在與相關養殖企業和飼草料企業進行聯系,加強青貯飼料供需情況調度,組織產銷對接,滿足養殖需要。對有較大缺口的養殖場戶,幫助與主產區骨干飼草料企業建立“點對點”供銷關系,及時補足缺口,防止發生缺草斷供情況。據協會初步調查,黃淮海地區大型奶牛場青貯飼料缺口約40萬噸左右,這個量并不大,通過調劑調配是可以解決的。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已經作出相關安排,抓緊調劑調運,地方政府也在協調解決這個問題,目前山東、吉林等省已經發布了青貯飼料生產企業貨源供應信息,協會將幫助養殖企業搞好對接,渡過青黃不接的難關。
陳紹祜介紹,奶牛養殖所用青貯飼料中90%以上是青貯玉米,其他的還有黑麥草、飼用大麥等。青貯小麥的飼用價值僅相當于青貯玉米的70%左右,而且畝生物產量不到青貯玉米的50%,用小麥作青貯只是飼草料地倒茬或在特殊情況下的應急舉措,不是一種普遍現象。他表示,雖然這種救急的情況往年也有、量也很小,但社會各界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口糧安全高度關注,協會已向全行業發出倡議,不用口糧小麥作青貯飼料。下一步,還將引導發展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更高的青貯玉米、黑麥草、飼用大麥等飼草料,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保障飼草料供應,特別是指導重點地區養殖場因地制宜做好青貯飼料收儲工作,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讓中國人喝奶更有保障。
來源:綜合山東新聞聯播、山東頭條news、微觀三農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