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8日訊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觀海新聞記者從海軍博物館了解到,今天上午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的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中,海軍博物館榮獲第十九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這是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軍隊主題展覽。

海軍博物館(右四)榮獲第十九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我感到非常震撼,海軍博物館既有館舍天地,又有海闊天空,具備政治性、軍事性,富含博物館文化,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聽完匯報后有感而發,“海軍博物館進入十大精品是一件讓人感到高興的事情,這不僅是海軍博物館自身的成就,我們也把他當作博物館事業發展壯大的一個集中體現。”

海上艦艇展區。劉艦 攝
“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自1997年舉辦以來,已持續舉辦十九屆,是我國博物館展覽領域的最高級別獎項,在業內被稱為此類獎項的“奧斯卡獎”。據統計,我國每年共計舉辦兩到三萬個展覽,能夠脫穎而出其難度不言而喻。此屆推介活動分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初評共申報項目157個,涉及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數量創歷史新高。5月15日至16日,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海軍博物館等39個入圍終評的博物館同臺競技,采取項目匯報會的形式進行答辯,評委現場提問。

5月15日,終評現場,海軍博物館館長張利波匯報展覽內容。 張付華 提供
“參加終評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這幾天我們和國博、軍博等博物館領域知名的專家學者老師們同臺競技,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開拓了視野。”參加終評并進行現場匯報的海軍博物館館長張利波告訴記者,“海軍博物館首次獲得這項殊榮,深感榮幸、備受鼓舞,后續將持續發揮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功能,讓廣大觀眾從展覽中汲取歷史滋養、培養愛國情懷,努力把海軍博物館打造成海軍的歷史高地、精神高地、文化高地。”

海軍博物館陸戰裝備展區。劉艦 攝
“向海圖強——人民海軍歷史基本陳列”是海軍博物館常設展覽,以人民海軍發展沿革為主軸,以海軍歷史上著名戰役和戰斗、重要事件、重大發展成就、武器裝備和英模人物為重點,圍繞“人民海軍黨締造、勝利航程黨指引”主題,通過4000余件文物、1200余幅圖片,近百組內涵厚重的雕塑、浮雕、場景、油畫以及40多個視頻等,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了人民海軍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路劈波斬浪,縱橫萬里海疆,勇闖遠海大洋,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創業史、奮斗史、發展史。

海軍博物館海上展區。劉艦 攝
2021年6月26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前夕,海軍博物館按新的要求如期開館。作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體系最完備的海軍主題展覽,人民海軍歷史基本陳列設計精巧,內涵豐富,內容設計以物述史、以情動人;形式設計提煉運用艦艇、舵輪、鐵錨、螺旋槳等海軍特有元素,體現軍事美學和視覺張力,生動詮釋展覽內涵,講好海軍故事。同時,艦炮、導彈、水雷等武器裝備裸展陳列,魚雷、彈藥箱等特色裝備化身服務設施,護衛艦、驅逐艦、潛艇等大型裝備可供登臨參觀,實現零距離、全感官觀展沉浸體驗。

海軍博物館展廳內景。劉艦 攝
海風輕拂、海浪輕搖,海軍博物館沐浴著朝霞晨曦、見證著時代榮光。截至4月底,累計40多萬人次來館參觀,在限流情況下,單日最高人數仍達8000人。“鋼鐵戰士”麥賢得、“戰斗英雄”舒積成紛紛來館參觀。
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3周年紀念活動、“大海向黨旗報告”美術作品展、強軍故事會、第21個國防主題教育日、“最‘海’燈謎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讓觀眾在參與中感悟海軍戰斗精神、激發愛國擁軍熱情、接受紅色傳統洗禮。

海軍博物館展廳內景。劉艦 攝
歷史鐫刻著奮斗的輝煌,也指引著未來的方向。不論是軍內還是軍外,觀眾們參觀后意猶未盡,紛紛表示,參觀海軍博物館是對黨史軍史海軍史的又一次學習,深刻了解到了人民海軍70多年的建設發展史,海軍博物館必定會成為奮斗強軍、砥礪前行的豐厚滋養和不竭源泉,凝聚起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智慧和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成龍 通訊員 張豫豫 張付華)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