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發布教育新政讓初中學校“變強”
實施九項行動改善薄弱初中教育生態
5月19日,市教育局發布《關于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的實施意見》。青島將用3-5年時間將一批辦學基礎較好、具有發展潛能、在改善區域內均衡度具有重要作用的初中學校打造為優質學校,明顯改善薄弱初中學校教育教學生態,提升全市初中學校整體質量,當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山東龍頭,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走在前列,不斷提高家長、社會對教育的滿意度。
根據《意見》,我市將重點打造一批初中學校,培養100名初中校長(分管校長)領軍人物、400名初中名師示范人物,評選100個初中優秀教學法、100個初中教育創新改革成果。
提升初中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
目前,我市初中學校市域內、區域內、學區內發展不均衡,優質初中學校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入學需求,造成部分學區內學區房、擇校熱等問題;初中學校同質化較重、學生課業負擔較重,部分初中學校辦學不規范,需要在課程改革、學段銜接、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等方面創新提質。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全面提升初中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在校接受教育質量,改善教育生態,是推進“雙減”工作的有效舉措。
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將實施九項行動:推進集團化辦學行動;完善中考招生行動;優化校長教師隊伍行動;實施強德固本行動;深化作業改革和托管服務行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行動;精進實施“十個一”行動;提升信息化行動;實施教育強鎮筑基行動。
市級初中實驗校組建教育集團
推進集團化辦學行動提出,城區內新建初中學校以融合、聚合形式加入優質教育集團,推進“一長多校”。建立教育集團核心校校長激勵機制。從12所市級初中實驗學校中擇優選擇核心校,組建教育集團,增加優質學位供給。今年,青島實驗初中教育集團的李滄校區和嶗山校區開始招生。在集團化辦學中,實驗初中教育集團已經摸索出成功路徑。2015年,青島廣雅中學開辦,加掛實驗初中市北分校的牌子。實驗初中派出執行校長、中層干部和骨干教師,輸出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兩校互派老師到學校跟崗指導、學習。廣雅中學開辦幾年來,學校從報名不滿額逐漸變成了區域熱點學校。
完善中考招生行動將擴大優質高中學校招生規模。完善以自招和統招為一體的中考招生方案。逐步調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規模和錄取方式。調整指標生分配方式,充分釋放指標生政策紅利。在以融合、聚合方式吸納新建初中學校、薄弱初中學校、農村初中學校的普通高中教育集團內部開展指標生招生試點、強基計劃向初中學校延伸試點、特殊稟賦學生培養試點等招生改革。開展科技特長生招生改革試點。推進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化、電子化。
優化校長教師隊伍行動將為初中學校配備年富力強、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攻堅克難的校長。加強初中學校校長培訓,做好校長后備人員培養工作。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優秀師資加入初中學校。按一定比例提前完成新教師招聘,新教師實施為期一年的優質校跟崗培訓。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師資縣域內均衡配置機制,積極探索市域內優質師資共享機制。
實施強德固本行動。構建新時代高品質德育工作體系,打造多彩思政課堂。推進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動家校合作做好對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指導和心理健康指導。
關注學業后30%學生的綜合素質
深化作業改革和托管服務行動將推進課堂教學革命,實施“零起點”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推進作業革命,建立分層次作業、項目式作業、實踐類作業、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作業等作業設計模式,規范作業批閱。推進課后服務革命,實現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托管范圍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完成或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對學有困難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課業輔導幫助,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行動將支持有條件的學校試點學科分層走班教學,一校一策制定學業后30%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計劃。將學生學科學習興趣度、參與度作為對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將課堂觀察理論引進課堂教學評價。“新的評價方式能夠有效改變當前部分義務教育階段考試形式單一、唯分數傾向等問題,將教師教學目標由考試轉移到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綜合能力上來,加強對學生身心健康、興趣特長、意志品質的關注。”三十七中黨總支書記劉霖說。
精進實施“十個一”行動,辦好中小學生“十大節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和勞動素養水平,努力打造“五育融合”促學生全面發展的青島育人模式。
提升信息化行動將設立信息化首席教師,基于青島教育e平臺,建立引領校網絡聯盟,構建優質數字學習資源校際共享機制,促進聯盟校間資源互通共用、協同教研和教師交流等。
實施教育強鎮筑基行動,高質量打造10個省級強鎮筑基試點鄉鎮駐地初中學校,支持建立城區優質初中學校幫扶農村初中學校發展機制,實現管理互通、師資共享、研訓聯動、質量同進,補齊農村義務教育短板。
為保障九項行動的順利進行,市教育局成立青島市初中學校強校提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重大項目推進決策。建立初中生均公用經費動態調整機制,提高初中生均公用費用撥款標準。優化初中學校課后服務條件保障,市、區(市)財政按照2-5元/生/小時補貼,納入教師獎勵性績效總額。原則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經費不低于10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圖片來源:青島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