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點半,西海岸啤酒城沙灘上,“二手玫瑰”已經開唱,李榮浩正在候場……
大麥網青島負責人胡正武的微信步數已經兩萬六千步了,他還不是朋友圈第一名,在10月2日鳳凰音樂節現場,他跟工作人員繞了一圈又一圈,協調票務和現場突發情況:天氣預報說六點有雨,現場所有志愿者服務點在原有的地圖服務之外馬上配齊了免費雨衣。
此刻他跟鳳凰之聲大劇院總經理馬蓉一起,等待當晚的通信峰值:一萬多歌迷同時使用手機,直播、自拍、通話、錄抖音、買小吃,會造成巨大的通信負荷。十多天前,淄博孝婦河麥田音樂節上,憤怒的歌迷打爆了市長投訴熱線:孝婦河現場只有一輛信號車,導致移動支付無法實現,觀眾買吃的無法付款,二十元一杯的水更引爆了歌迷情緒,負面體驗成了網絡熱點。鳳凰音樂節聞訊后立刻把聯通、移動、電信信號車約到現場,增設了八個信號塔,可以容納六萬歌迷同時使用手機,而現場小吃店工作人員被要求使用個人網絡,不準擠占公用通信資源。
在胡正武的椅子往東,再往北六十二公里,十三月唱片老總盧中強吃了一粒阿奇霉素,詢問島城著名DJ立波:吃了這藥還能喝慶功酒嗎?持續五天的即墨古城民謠季就要開場,他的扁桃體發炎、失聲。作為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連續三年的合作方,他需要處理的事情大致包括:趙照領銜的首日登臺歌手的調音工作、未來五天包括老狼欒樹等嘉賓的日程協調、音樂民宿“十三月民謠家”的首張黑膠唱片錄制、持續上門求合作的流浪歌手……
金沙灘晚九點,李宇春登場,現場歌迷反饋:音響太好了,手機錄音都不失真,畫面跟冰晶一樣清晰。網上并無負面體驗評價,小吃飲料更是被評為良心價,工作人員松了一口氣。
即墨古城晚八點,盧中強、立波與在路上樂隊在舞臺上宣布2020古城民謠季啟動。即墨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宋宗軍的手機顯示,昨日入城2.8萬人。民謠火熱,古城無恙。
國慶檔,青島西海岸、即墨古城兩大標志性演出頂著重重壓力登場,而且都贏得了滿堂彩,這在全國都是孤例。這并非游客和歌迷的偏愛:有海的地方很多,有演出的地方很多,然而能夠打造一種音樂文化生態,能夠頂著不計得失來維持品牌的延續性,這是青島的堅持。在國慶檔頭一天,主辦方摩登天空宣布東營草莓音樂節臨時停辦。在看似繁花著錦的演出市場背后,隱藏著鐵一般的商業邏輯:每一場勝利,都是殘酷的。
1
哪有什么奇跡
金沙灘回答的,是“青島有沒有辦好音樂節的專業度”;即墨古城回答的,是“青島有沒有把古城運作成文化綜合體”的能力。能夠同時回答這兩個問題,青島從官方到演出商承受了巨大的探索壓力。
即墨區宣傳部部長宋宗軍回憶,即墨古城曾經有漢服小鎮、戲劇小鎮等多個發展選項,官方也曾為此考察了眾多古城范本。選擇“即墨古城民謠季”這個品牌,踩中了一個不可復制的風口:2012年正是民謠音樂民間生長的階段,華語樂壇復興也是從臺北的民歌藝人崛起開始的,新時期的民謠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在即墨古城看來,民謠的“距離感”“互動性”遠不是其他項目能夠比擬的——事實證明,宋宗軍的判斷很正確,民謠可以臺上臺下,也可以面對面;可以是歌手與歌迷互動,也可以歌迷變成歌手。古城以民謠為媒介,讓這座城變成了音樂之城、親民之城、回憶之城。
剛舉辦兩年的鳳凰音樂節,已經躋身全國一線音樂節,這在殘酷的音樂節市場堪稱奇跡——真的是奇跡嗎?
在金沙灘同一塊沙灘上,觀象君至少曾見證過四場音樂節的不甚理想:2009、2010的金沙灘音樂節,2013、2014的城市音樂節。老牌樂隊黑豹可以說是金沙灘的老熟人,他們既見證了歌迷隔著鐵絲網看演出的情景,也經歷過萬頭攢動、秩序井然的盛況。
同樣的樂隊、同樣的沙灘,為什么口碑和反響堪稱兩極呢?在鳳凰之聲大劇院總經理馬蓉看來,一個頂級音樂節,必須從開始就確立風格、高舉高打。鳳凰音樂節的核心在“時尚”二字,這是它區別于其他一線音樂節的標簽;兩屆鳳凰音樂節,邀請到的都是當下時段最有標桿意義的“天花板級別”藝人;在其他音樂節擔任壓軸的樂隊、藝人,在鳳凰音樂節只能列入“重要嘉賓”之列。當鳳凰音樂節的陣容公布成為微博熱門話題、連演出商自己都要搶票時,意味著全國歌迷已經把這個音樂節當做每年的必修課。
2
做好品質,再談其他
一個音樂節品牌的連續性非常重要;它能持續吸引歌迷群,爭奪青年人的注意力、更新文化經營業態、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今年山東省內音樂節大爆發,很大原因在于鳳凰音樂節的成功舉辦,使得周圍城市意識到一個新業態的迅速崛起。淄博孝婦河麥田音樂節簽約十年,草莓、天空音樂節紛紛山東落地,也讓音樂節的區別度凸顯出來。
老歌迷會清晰地發覺,鳳凰音樂節的專業度確實非常高:手機錄制現場短視頻,聲音不失真,說明現場采用了頂級音響。鳳凰舞臺五塊屏幕,往往呈現三種畫風,說明執行團隊設置了足夠多的機位,而且根據歌手作品風格來設置畫面風格——李榮浩演唱《李白》時兩側人像屏幕采用了黑白畫風,狂野不羈。三個舞臺聲音互不干擾,歌迷也互不干擾,20萬平方米的超大場地加上精心設計的歌迷動線,使得不同口味的觀眾涇渭分明。
主辦方介紹,此次演唱會舞臺選用了韓國冬奧會的“冰屏”技術,歌迷可能搞不懂技術名詞,但是看到屏攝的畫面如此清晰,自然體會到上千萬成本帶來的頂級體驗。
演出商坦言,今年鳳凰音樂節增設了防暴護欄,“很多音樂節都是鐵絲網隔離,這對購票歌迷來說很不公平:我花幾百塊錢買票,別人隔著鐵絲網免費看演出。我們設置的護欄有單方支撐,推不倒也爬不上去,對于歌迷來說也是一種區隔、保護。”
而馬蓉更是坦言,連大屏幕播放的廣告都經過重新剪輯。大多數音樂節廣告畫風不一致、畫面大小寬窄不一,而鳳凰音樂節的廣告經過重新制作后美感十足、非常有沖擊力——即便是填補空余時段的廣告時間,鳳凰音樂節都體現出來用心和專業度。
即墨古城民謠季的舞臺,讓“在路上”樂隊頗為驚艷:樂隊本來帶著各種設備來到古城,發現現場是五百萬投資的頂級設備,調音過程迅速又專業。民謠季期間,古城要舉行近百場演出,因而租賃設備非常不劃算,古城斥巨資引入頂級設備,也讓歌迷感受到隱性投入的好處。
即墨古城現有面積17萬平方米,地下停車場20萬平方米,可以停三千輛車。地下面積比地上都要大,這種設計體現了設計的前瞻性。歌迷在古城中看到的每一棟建筑都不重復,每一座民宿都有各自的美學特色,把民謠季變成一種完整的美學體驗,也是即墨古城的品質所在。
3
拒絕同質化
音樂節的可持續性是世界性的難題,中國音樂節更是大鬧大哄的居多,長壽的音樂節品牌“迷笛”“草莓”大多轉戰各個城市,容易陷入同質化的陷阱。長期主打音樂節品牌、為品牌不斷注入新內容的,舉辦五年的即墨古城民謠季算是一例。
它的演出時間長達四個多月,不僅把民謠帶入了古城,還把即墨的“非遺”項目大鼓書、柳腔變成了活化的樣本,營造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生態。策劃人盧中強感慨:民謠季辦到2020年,古城的流浪歌手水平大大提高了,“吉他水平相當不錯,我一聽還以為是專業歌手”。國慶檔晚間,七組流浪歌手唱響古城的大街小巷,草原風、都市風、文藝風各種風格都有,游客并不是來聽演唱會,而是行走在流動的音樂盛宴中。
古城的經營也是一個難點,如何在古城中注入適合的文化內容并且能夠長期持續發展?在即墨之前,景德鎮等古城也都與十三月創始人盧中強接觸過,盧中強選擇了即墨古城。
他坦言,麗江古城、平遙古城都有音樂、電影等藝術項目注入,即墨古城的特色在哪里?宋宗軍表示,即墨古城做到了音樂的輸入和文化的輸出,尤其做到了本土“非遺”的活化。即墨盲人大鼓書錄入唱片,在戛納國際音樂展上大受歡迎。今年民謠季還將推出青島原創黑膠大碟,《張尕慫亂彈盲人大鼓書》《鹿京周·柳腔新編》分別展現了大鼓書、即墨柳腔的魅力,《即墨小巷》這首即墨音樂人原創歌曲更是道出了古城的風情。
五年的古城民謠季下來,給古城人民留下了一個品牌“即墨古城國際民謠季”,一個業態“十三月民謠家民宿”,一張原創黑膠大碟,還有一種全新的古城文化業態打造模式。
4
可延伸,可復制
今年八月,即墨古城迎來了“十三月民謠家”的落成。民謠家由國內頂級民宿品牌“右見”運營,除了七間客房外,還包括兩座一流錄音棚、排練室、音樂酒吧、演出小舞臺等豐富業態。
十三月創始人盧中強介紹,民謠家既解決了青島缺乏頂級錄音棚的痛點,還能吸引北京音樂人來錄制唱片,極大豐富了古城民謠季的內涵。
在民謠家錄制的專輯,會把部分歌曲版權留在民謠家;而版權也是近年來音樂資本的焦點,像是擁有最多經典華語歌曲版權的滾石唱片,2013年它的版權收購報價為四千萬,由于版權歸屬不清晰,收購拖延到了2016年,此時報價變成了17億;滾石加緊了版權清理工作,結果到了現在,它的版權變成了非賣品,每年光是授權費就達到了三個億。對照周杰倫單首歌下載收費三千萬,業界就能推算出版權積累的長期價值所在。
落成不到兩個月,民謠家已經吸引了張尕慫等音樂紅人錄制新歌,不斷有到訪古城的歌手要求合作,全新青島原創作品黑膠唱片也將在10月7日正式發布;即墨古城與民謠家達成了版權收益的合作協定,這也是即墨作為“全國版權示范市”的一大亮點:從民謠節舉辦地到民謠作品孵化地再到民謠版權受益方,這一步步的延伸過程里,即墨古城實現了在音樂產業鏈上的持續突破。
鳳凰音樂節對于歌迷來說是音樂狂歡,對于業內來說則是一個觀摩“偷師”的絕佳場所。
一位演出商介紹,鳳凰音樂節最重要的角色是“Free Answer”,這也是從日本富士音樂節、德國圖林根音樂節引入的角色,“鳳凰之聲大劇院的一個工作人員,到了鳳凰音樂節的時候能夠變成餐飲領域的Free Answer:他能對接所有的餐飲展商,從一開始的報備、洽談到門頭設計、擺放、食物監管、電力都是他。”
別小看了這樣一個角色,“鳳凰音樂節一年才舉行兩天,主辦方不可能為這兩天專門養一個團隊,Free Answer這種專業人員能夠負責現場運營、督導團隊、落實部署。”經過音樂節的反復錘煉,這種能擔負多種角色的Free Answer構成了團隊,鳳凰音樂節就可以實現輸出,把它的品牌和運作團隊輸出到其他城市音樂節,實現演出產業鏈的布局。
可延伸、可復制,也是一個音樂節在當下市場環境里更高的追求。
5
音樂節不止是文化符號
節前眾所周知的原因,青島的黃金周貌似被提前預設了幾絲陰霾,也讓青島內外對8天長假的青島有著幾分擔心。然而,歌迷們亦或游客們,兌現了他們對音樂的癡情,踐行了他們對青島的向往。
因為音樂,這個黃金周全國的樂迷們在青島成為“最幸福的人”。從西海岸到即墨古城,兩大音樂節成為驅動青島演出市場的雙核,而且已經通過專業的運作、持續的投入、高企的熱度、獨具特色的向度成為音樂節領域的翹楚。音樂節是城市文化實力、時尚風向、消費水準的重要指標。
隨著爵士音樂節、朋克音樂節紛紛展開青島合作計劃,青島將成為音樂節市場的重要一極;就像崇禮音樂節之于北京、簡單生活音樂節之于上海一樣,青島也將構建歌迷、游客對北方海濱城市音樂節文化的豐富聯想。
10月3日,各媒體發播過這樣的新聞“嶗山巨峰免門票以來客流量首次達限”;10月4日上午10時15分,嶗山風景區官方微博發布通知:嶗山風景區巨峰游覽區上午時段門票已達預約限量,九水游覽區預約售票量已達到本日最大限量,均已停止預約……
請問,與風光旖旎的青島景區達成預約的幸運游客們,你是吳亦凡的歌迷?李宇春的粉絲?還是黑豹樂隊的擁躉?亦或是沖著老狼、欒樹投奔青島而來……
作者 | 米荊玉 編輯 | 長亭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