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8日訊 “以前索證索票需要留存大量的書面票證、復印件、臺賬記錄,耗費精力不說,還總是有遺漏,查找起來也非常困難,有了‘票溯達’這么省事的平臺,我還有信心再干20年!”平度云峰超市的負責人劉女士,從事食品零售已有20余年,索證索票這個令她最頭疼的問題,在加入該平臺后迎刃而解,監管人員檢查時只需查閱手機微信客戶端即可,大大減輕了她的工作壓力。
“票溯達”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是平度市市場監管局對“互聯網+索證索票”新模式的有力探索,有效解決了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難題,在全國尚屬首創。該平臺于2019年12月20日開始試運行,目前已完成食品生產經營者系統建檔14000余家,為業戶節省費用20余萬元。其中,青島中農批批發市場、豐景堃便利超市、福安農貿市場建檔運行率已達100%。廣大消費者通過平臺二維碼掃碼支付超過10萬次,通過該支付方式購買的食品尚未發生食品安全投訴舉報。
業戶通過關注“平度市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公眾號并完善相關信息資料,獲得由銀行免費提供的專屬聚合二維碼。上游供貨商和下游銷貨商亦需完成同樣操作,并通過“客戶關聯”模塊與業戶進行信息關聯,即可進行檢驗報告、發貨單據等票證的線上傳送。監管人員可利用遠程監控的方式,檢查業戶索證索票等制度落實情況,并可于第一時間對業戶進行食品安全風險提示、政策法規宣傳、培訓通知推送和問題食品召回。而消費者通過二維碼支付費用時,能在支付界面實時查詢到食品銷售者的資質、合格證明等信息,并留下消費證據,形成產品流、信息流、資金流三者統一的閉環,大大提高了消費維權證明效力。
多方信息的互通共享、多元參與的溯源監管,打破了信息壁壘,形成了“源頭可追溯,過程可監控,消費可召回”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格局,催生出食品產業發展的巨大空間。
“互聯網+”是當今社會驅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票溯達”食品安全追溯平臺的設計開發可根據信息容量變化,實時進行技術更新升級,滿足更多市場主體的需求,以其極高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搭建起政府、經營者、金融機構、人民群眾誠信互動的橋梁,以信息公開、資源整合、多元共治,對整個食品行業進行全新的技術變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通訊員 姜波)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