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8日訊 近年來,膠州市借力“互聯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穩步推進,電商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十一長假,適逢“雙節”,膠州的電商經營者也迎來屬于他們的“狂歡節”。在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里,青島春輝皮革制品有限公司電商業務經理李鵬正忙著對近日要上架的商品抓緊進行比對調換,這段時間公司迎來一輪業務高峰。
像春輝皮革一樣,經過膠州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指導培訓,不少企業搭上電商快車。如今在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內,店家聚集,商品也非常豐富,幾乎涵蓋膠州所有的特產,例如膠州大白菜、大相家粉條、李哥莊帽子、膠西手套、特色海產品等。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入駐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成規模的電商企業已接近百家,這些電商經營者既競爭也相互促進,形成真正的“膠州電商大聯盟”。
除了依托知名網站進行電商平臺建設,膠州市不少鎮辦的電商服務中心內,新興的網絡直播銷售也悄然興起。在膠東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直播工作人員正對膠州特產進行推介銷售。據介紹,中心現在開設了6個直播間,每天都會有直播工作人員上線對企業產品和本地特產進行網上直播銷售,拓展市場。
借助良好的交通區位、明顯的產業集聚效應、濃厚的電子商務氛圍、獨特的跨境發展等優勢,膠州市目前搭建的“1+12+N”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建成1個市級服務中心,12個鎮級服務中心,整合本地優質電商服務資源,為全市電商產業發展提供體系支持。其中,以膠州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支撐,已聚集美團外賣膠州運營中心、美家優鮮等電商經營主體80多家;上合示范區以京東電商產業園、有住網等為支撐,在膠州打造成一個集制造中心、結算中心、物流中心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以李哥莊鎮為中心的膠州假發跨境電商聚集區,有發制品及關聯企業300多家,年跨境電商出口額近億美元。隨著電子商務產業集聚效應的日益顯現,電商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動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韓廷偉 文/圖)
責任編輯:馬妮娜